孟秋时节,金风送爽。桐枞大地,贤风浩荡。历经半年多的精心筹备,由左光斗家族后裔组织的纪念左光斗诞辰450周年活动在桐如期举行。
这是一场成功的文化盛会。由《桐城六尺巷文化平台》《文乡枞阳》两大自媒体协办的纪念左光斗诞辰45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得到全国各地文友的热烈响应。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文化学者到文史爱好者,大家纷纷以文传情,或追忆先贤高风,或解读“忠毅”内涵,或抒发传承之志,短短数月,共收到各类作品300余篇,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左忠毅公的敬仰之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诚挚之爱。
如果说主题征文活动是大众参与的文化预热,那么线下学术研讨会则是专家学者们深度解读先贤精神的思想盛宴,9月13日的研讨会现场,座无虚席,气氛庄重而热烈。来自史学界、文学界、书法界及地方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不同维度切入,为研究左忠毅公精神特质与桐城派文化道统的关系打开了新视野。
学术研讨会上,安徽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柯宏胜教授率先发言,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将左光斗与其先祖、明代民族英雄柯乔相提并论,发人深思。明史专家章宪法教授指出,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君子并非简单的“清流”,而是大明王朝的“锁钥”之臣。这些君子的牺牲,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国家的重大损失——“他们的离去,让大明王朝失去了自我疗伤、自我救赎的最后机会,最终走向覆灭。”枞阳县家谱馆陈靖先生则从更细腻的文化视角,梳理了左光斗与桐城方氏、戴氏、周氏、吴氏等历史文化世家的交往交流,阐述其对桐城文化发展的贡献。左光斗研究专家吴纯生先生带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左光斗传》,他说:“值此左光斗诞辰四百五十周年这个特殊节点出版此书,既是对桐城先贤的致敬,也希望为后人的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资料。”
在这场研讨会上,左光斗家族后裔的发言尤为真挚动人,他们以家族传承者、家风践行者的视角,为研究左光斗注入了别样的温情。左中先生在分享《铁骨御史左光斗》的写作体会时说:“我们不能把左光斗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首先是人,有亲情,有友情,有常人的喜怒哀乐。”
研讨会的尾声,主题征文活动的发起者、同济大学教授左克红先生总结道,左光斗的文学主张与人格魅力,为后来桐城派“义理、考据、辞章”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养分,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也为桐城派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研究历史一定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不能为了博眼球而刻意用历史修正主义的眼光曲解历史,只有坚守正义,才能弘扬正气,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左光斗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清廉气节。
研讨会还邀请了江淮汽车集团原董事长左延安、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左学金作了企业发展与金融助力方面的专题讲座,获得与会嘉宾的高度肯定。
当研讨会落下帷幕,参会者们意犹未尽。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对“忠毅”精神的理解,更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左忠毅公身上的爱国为民、清廉刚正,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更是新时代新征程所需的精神动力。 (纪念左光斗诞辰450周年活动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