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9月2日,桐城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期)的最新进展,并现场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为填补系统性生物多样性数据空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支撑可持续发展,桐城市生态环境分局于2024年9月正式启动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项目。
截至今年6月,该项目外业调查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在物种多样性方面,记录高等植物1094种,包含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21种,省级保护植物14种;记录陆生脊椎动物302种。值得一提的是,借助红外相机技术,该项目首次证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安徽麝以及珍稀鸟类白冠长尾雉在桐城北部山区稳定分布。
在生态系统本底方面,该项目已完成2024年全域生态系统三级分类解译工作,将桐城市划分为森林、灌丛、湿地、草地、农田、城镇、荒漠等8类一级生态系统,进一步廓清了桐城市生态系统本底情况。
发布会透露了项目下一步计划。项目团队将于今年第三季度集中开展夏季补充调查与深度分析工作,包括外业深化、数据整合以及成果编制等。项目最终成果将为桐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以及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决策提供不可或缺的科学支撑。 (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