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城招聘网
  •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桐城这一年】桐城:矢志改革创新 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5-10-15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吴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去年金秋十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近一年来,桐城上下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锚定现代化美好桐城建设目标,以改革为笔、以创新为墨,在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征程上稳步前行,向着“进十强、冲千亿”的目标扎实迈进。

 政务改革提效:破解“办事难题”,厚植营商沃土

“以前办审批业务,得跑好几个部门、等上好几天;现在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1小时就能办结!”在桐城市政务服务大厅办完事项的周女士,言语间满是对办事效率提升的认可。

这一转变,源于桐城对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痛点的精准破解。桐城以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核心,通过集成办、智能办、兜底办等举措,推动政务服务从“多跑腿”向“一键办”升级,让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同时,桐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活力。“这一年来,各项改革举措让我们实实在在受益,要素保障更足、营商环境更优,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也更足了!”桐城市某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市场主体的心声。

“双招双引”蓄能:锚定产业升级,激活开放动能

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桐城以“双招双引”为关键抓手,以“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为导向,立足自身产业根基,整合优质资源,构建“政策+专班+图谱”招商新格局。

制度层面,桐城先后出台《加强新形势下“双招双引”工作的实施意见》《2025年度桐城市驻外招商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方向、创新模式、优化组织架构;队伍层面,组建5个优势产业工作专班,调整完善14个科干招商组与5个驻外招商办事处,形成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招商矩阵;执行层面,绘制绿色包装、“两新一医”等6个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梳理900余家目标企业,推动招商从“广撒网”向“精准度”转变,通过深入开展“敲门招商”,主动对接中核桐源、国轩高科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其上下游供应链需求深化沟通,成功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扎根。今年以来,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13个,为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注入强劲动力。

在开放发展的赛道上,桐城同样步履铿锵,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以来,承接产业转移项目68个、总投资281.1亿元,总投资15亿元的绿立方锌谷产业园顺利开工,G4212合安高速桐城段“四改八”工程即将启动,安庆港桐城港区规划修编有序推进;今年1至6月,全市进出口额达2.16亿美元,同比增长32.98%;桐城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29家企业,并获评省级“优秀”,开放型经济的活力持续迸发。

 文化“双创”赋能:活用优质资源,壮大文旅产业

作为“文都”,桐城深挖文化资源,以六尺巷文化为核心,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走出“文化+治理+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在文旅产业升级上,六尺巷景区完成焕新改造,沉浸式党课《船歌》让游客“穿越”历史,“人世间时光小院”唤起时代记忆,桐城手造展示展销区展现桐城非遗魅力,景区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4倍,成为桐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高地”。在基层治理创新上,桐城推深做实“六尺巷工作法”,全市设立300余处“六尺巷调解室”,今年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244件,调解成功率达99.83%,矛盾纠纷数量同比下降44.8%,让“礼让”文化成为基层治理的“润滑剂”。

如今,以六尺巷景区为核心的“一核一带两片四线”全域旅游格局加速形成,桐城文庙、龙眠河等文旅资源有效串联,文化价值逐步转化为经济价值。今年1至9月,六尺巷景区接待游客约178万人次,带动全市累计接待游客757万人次,同比增长超25%;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43亿元,增幅近28%,文旅产业已成为桐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从政务改革的“便民温度”,到“双招双引”的“开放力度”,再到文化“双创”的“独特魅力”,桐城上下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笃定前行,向着建设现代化美好桐城的目标不断迈进,书写“文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吴磐)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吴磐
责编: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