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文化桐城 > 桐城文化

光其军散文集《桐城走村记》出版

2023-10-25 来源:桐城文联 撰稿:文学艺术院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光其军 散文集 出版

桐城市文学艺术院首届签约作家光其军散文集《桐城走村记》出版。

桐城走村记.jpg

桐城博大精深文化之于山,或于水,或于人文等,广泛于村。本书是我行走完大关镇15个村,唐湾镇、黄甲镇、青草镇、吕亭镇、双港镇、范岗镇、鲟鱼镇,文昌街道,龙眠街道等镇街的都分村以及牯牛背水库等。这些散落在村子里的珍珠,走不完,也拾不尽。但愿我写出来的文字,能成为抹不去的记忆,不能忘却的乡愁,成为割舍不掉的村史。(光其军)




储劲松


龙眠好山水,造化所钟,戴名世说奇秀甲于他县,非虚言也。桐城多秀士,绵延古今,布散四方,丰厚文壤培植之功不可磨灭。

这些年偶尔盘桓于龙眠山水之间,去一次,胸次清旷一分。这些年又常与桐城秀士游,游一次,智识增长一寸。在一篇关于桐城的文章中我曾这样写:山以龙眠为名,屈曲盘桓如青龙;山下的水也以龙眠为名,如白龙周折宛转。一山一水一青一白,一阳一阴一刚一柔,爻画斑斑错杂,蔚然成文章。

一想起桐城,就想起文章之都,想起桐城文派。一想起桐城文派,就想起桐城诸师友,想起那些儒雅而亲切的面孔。对于生在安庆及其周边地区,又以文章自命的人,桐城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如高山巨河,逼迫与砥励兼而有之。我以为,这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我与桐城光其军先生相识于何时何地,因何事,见过几次,思索起来茫然无头绪。相见也多匆匆,无非吃茶、饮酒、聊文章、行山走水,于各自经历、生计、交游之类并不涉及。我是一个散淡的人,以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处,如写山水文章一般,率性自然就好。两个陌生客相遇,眼神一对,倏然之间即可判别是否倾盖。众多的事实也证明,刻意屈就多是枉然,所谓白头如新。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清人厉鹗之言,是人之相与的最佳境界。我与其军兄之交近似之,几年不见与一日几见,也无其他,点头相许而已。

印象里,其军兄话不多,人和善又诚笃,自带一身清逸之气,有长者风度。我很喜欢,但从未形之于言。他的文章我常读,也是恳切、厚朴、清新的,且显然有桐城派家法,譬如修辞立其诚、出语有序有物、文风清真雅正,譬如讲究义理、考据和辞章,譬如崇尚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这些年,其军兄的足迹遍布桐城乡村各个角落,笔墨倾注于龙眠山水田园人家,先后捧出多部以行走乡村为主题的散文集,其赤子之心可钦,耕耘之勤可佩。

壬寅岁末,岳西山中梅花初笑、地气方蒸之时,碌碌的人终于得了几日闲。坐在南窗灿丽的阳光下,细读其军兄即将付梓的散文集《桐城走村记》,身与心俱被其牵去,周行于茅草堰、璎珞崖、石门冲、忽皮岭、搓石河、草堂、歇马亭、泛螺寨、甑山、旵冲、麻山、牯牛背水库、二姑尖、媚笔泉诸地,与龙眠乡间父老闲闲晤言,心间有灵犀,身亦生彩翼。《何处垂云沜》:“站在清理出来的石头上,想李公麟爱慕龙眠山水,一定是跑遍了龙眠山水,自是对之了然于胸。到了媚笔泉,以媚笔泉为中心,观周围景象,顿时气象万千,胸中龙眠山的万千景点滚滚而来,自然就有了创作冲动。”《璎珞崖石刻》:“璎珞崖,被东西两山挤出一个逼仄的豁口,清冷幽僻。古时该是古木森天,阴森黑暗,被深深藏掖了,宛如一个遗世独立的隐士。”他的新著是用脚板一脚一脚走出来的,也是用敏感、多情而锦绣的心一针一针织起来的。密实的文字之间,桑麻、麦稻、井塘、人家、草树、鸟兽、肴馔,以及碑铭、崖刻、桥堰、亭台胜迹葱然满目,古贤人的嘉言懿行、掌故、传说和今日的民情人风鱼贯盈耳,于乡园的崇敬和炽爱之情左右流之。

贤者怀深情重,爱人、乐山、喜水,坐石上则与风物同呼吸,卧草间则与大化共休戚。他的新作是山水文章,也是行旅文章。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人如是说。今人大多心穷、腹空、口拙,少见此等好言语。行客光其军胸中有丘壑,眼底有青绿,笔下有风情。

山水文章,古即有之。《尚书·禹贡》历数九州高山、大川、土质、物产、赋税、入贡路线,是先民最早的地理著作,也可以当作山水文章看。其辞质木无文,其句条畅分明,其理法地则天。《山海经》经山历海,记山川,录古国,涉动植,载天下物产,志四方神怪,包举宇内八荒,也是绝好的山水文章。较之《禹贡》,其内容更加宏伟富瞻,描绘更加细致周详,语言也明快轻矫,擅譬喻,多故实,其间敷衍神话传说,更具文学性。这些年,写山水文章,我常以二书为师。虽不能至,心窃慕之。

秦汉人无论庙堂之上草野之间,好大言,邀功名,文章有匡济之雄心,有吞吐之大云,合纵连横,舌灿莲花,大多有天下而无我。魏晋南北朝人反之,高标自许,执一柄白拂尘,学道好隐,酒色自娱,崇尚步虚清言,文章抒胸臆写自我,大多有我而无天下。到了唐宋,天人合一,家国一体,文质兼备,山水文章彬彬乎可以观也。闲时读李白《愁阳春赋》《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柳宗元《永州八记》、王禹偁《黄州小竹楼记》、苏舜钦《沧浪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苏轼前后《赤壁赋》、黄庭坚《书幽芳亭》、陆游《入蜀记》,精神如苍官青士,如碧虚郎,如寒梅春兰,以为天下妙丽山水文章,被唐宋人尤其是宋人写尽了。这些年,写山水文章,我又常以唐宋人为师。虽不能效仿前人万一,心向往之。

天下山水胜迹无穷尽,文章到底也是写不尽的。明清民国以至现当代,山水文章层出不穷,代有五凤楼手。明清山水小品如归有光、公安三袁、余怀、张岱、袁枚之作,尤其可我心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行踪旅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山水文章。文章国度中,山兼山,水连水,各自草木,各自烟霞,各自屋舍。

个见认为,山水行旅文章,我足我迹,我饮我食,我呼我吸,我耳我目,我拾我思,我情我性,如此而已。

以上数语,本是自家意思,上不得正经台面,本来也不打算与人说道。其军兄秋水性情,春风容物,我引为同调,因而愿与他絮叨一番,并与之共勉。

今天是正月初一,兔年的序章,大地维新,人间风日好,老家院子里的梅花开了第一朵,隐隐幽香领我翻开崭新的册页。春风第一枝,见者吉祥如意。在新年里写文章和读文章的人,都将得到文神的着意青眼和悉心护持。

是为序。


来源:桐城文联
撰稿:文学艺术院
责编:一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