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徽日报:乡村振兴的“支部力量”

2021-09-27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黄永礼 本报通讯员 潘月琴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建兴则乡村兴,党建强则乡村强。桐城市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乡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筑牢“堡垒”,提升组织力
 
       夏末初秋,走进大别山腹地的桐城市唐湾镇蒋潭村,只见村内整洁有序环境优美,金黄的稻子丰收在望,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满山的茶园散发清香。
 
       别看现在村子优美村民富了,以前的蒋潭村可是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山多地少,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收入寥寥无几。
 
       “蝶变”只是这几年的事。2018年村“两委”换届时,着眼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上注重把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列为推荐人选。换届后,6名村“两委”成员中,有4名是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1名退伍军人和1名回乡创业人员。
 
       “从建强支部入手,发挥好村‘两委’成员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带头干事、带动村子发展。”村党支部书记朱爽介绍说,3年来,党支部大力兴产业、惠民生、强治理,探索出绿色红色古色“三色”发展路子,大力发展集体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让昔日的贫困村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桐城市把加强基层党建、建强村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活力发挥出来,把农村基层党员和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储江说。
 
       政治建设,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性建设。桐城市从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思想引领作用着力,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发挥党的组织生活“熔炉”作用,增强党员意识,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涌现出范岗镇樟枫村党委、嬉子湖镇蟠龙村党总支、唐湾镇蒋潭村党支部等一批安庆市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应整尽整、不留死角。”着眼补齐短板、补强弱项,桐城市每年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摸排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落实一名市领导联系、一个市直单位结对等“四个一”集中整顿。市镇村三级联动发力,找准问题症结,“一村一策”转化提升。据介绍,近5年来已累计整顿了5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桐城市还积极优化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及时把党支部建到茶叶合作社、电商企业和各类协会中,不断扩大延伸党组织的覆盖面。
 
       实施“美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2018年以来,桐城市组织实施了以“组织力提升计划”等为内容的“美丽党建”工程,着力夯实组织体系、领导班子、党员队伍、服务场所、活动载体、运行机制和激励保障,推动实现农村“美丽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现“党建强、乡村美、百姓富、社会稳”目标。
 
       眼下,村“两委”换届即将启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着党支部。”市委组织部农组办主任刘先旺介绍,各乡镇积极拓宽选人视野,优化队伍结构,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让每个支部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雁阵”引领,增强带动力
 
        范岗镇合安村一度发展乏力,领头人带动能力弱,集体经济不及全市平均水平。
 
        面对从本村选拔不出优秀领头人的实际,镇党委实行村干部跨村任职。原铁铺村党总支书记黄青罗任合安村书记后,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各项工作走上快车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雁”,一个好的村书记对村子发展至关重要。桐城市下大力气选优育强管好党支部书记,带动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着眼提升村干部的能力素质,桐城市常态化组织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组织村书记外出学习“取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举办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经验交流会,分享经验,取长补短。
 
       不断完善的保障机制,有力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桐城市健全村干部报酬持续增长机制及养老保险制度,激发大家工作活力和动力。据介绍,从2016年开始,全市村干部的报酬按照农村居民收入2倍落实。去年,村“两委”正职年均报酬超过5万元。
 
       工作有干头,发展有盼头。桐城市还积极疏通村干部的上升通道。去年7月,有8名连续两年当选“双十佳”的村党组织书记,被安排挂任乡镇党委委员,享受事业单位副科级人员工资待遇,另有2名村干部考录为乡镇公务员,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头雁引领群雁飞。在村干部引领带动下,全市农村党员积极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推动“支部强起来、党徽戴起来、党旗飘起来、典型树起来、责任扛起来”,有力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提升了党员群众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据介绍,全市农村普遍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双培双带、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党员星级评定等“六大载体”,有效搭建了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实现了党员“无职变有职、无责变有责、无为变有为”。
 
       卫生保洁、代办证照、代缴水电费、代购生产生活资料……各党支部普遍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依托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和村干部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探索村组代理员,将便民服务向村民组延伸,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疫情防控期间,黄甲镇杨头村成立“红色代购突击队”,利用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了解村民生活物资需求,每天购回发放到村民手中,赢得了村民一致称赞。
 
       增厚“家底”,激发新活力
 
        “上午去合肥,续签了村企合作协议,4万元的年度分红这两天就能打到村账户上。”9月15日下午,黄甲镇石窑村村部,说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党总支书记詹成祥显得颇有底气。
 
        利用扶贫资金,2017年,石窑村拿出45万元,与在合肥创办企业的石窑村人合作,每年有固定分红。除了入股企业外,石窑村还形成了光伏发电、茶叶加工厂租赁等多项稳定收入。如今,这个1000多人的村子年集体收入近40万元。
 
       “‘家底’丰厚了,服务村民才有底气。”詹成祥说,这几年村集体收入除了用于修路、护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扶助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外,去年还开展“村民积分制管理”,对党员群众平时参与村集体事务、志愿服务等情况逐项记分,并强化结果运用,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可到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物品,此举有力激发了村民自觉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市委高度重视,加强谋划,突出党建引领,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配套,打好‘组合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权介绍,聚焦高质高效,用好入围“全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市”机遇,桐城市积极创新发展模式,近5年来用活用好试点资金7088万元,扶持138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针对无资源、无资产、无地理优势的薄弱村,桐城市探索“抱团发展”模式,争取财政扶持资金1320万元,在市经开区统一购买标准化厂房,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飞地”抱团发展项目,重点扶持29个薄弱村,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
 
       走在前头,干出样子。各村书记积极领办、创办村级经济组织,带动村民增收。目前,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村有93个,村书记领办专业合作社的有118个。
 
       坚持因村制宜、突出造血功能,全市各村立足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茶叶种植、油桃种植、粉丝加工等产业,打造品牌效应,不断提升“造血”能力;创新开展“党建+”模式,开展“红色示范民宿”“红色精品旅游”创建等,以党建带动乡村旅游休闲、农耕体验、电子商务等绿色经济、美丽经济,提升发展“加速度”。2020年,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5万元,其中30万元以上97个,50万元以上47个,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33.6余万元,村级发展、乡村振兴的动能不断积聚增强。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黄永礼 本报通讯员 潘月琴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