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日报:圆一个人鸟和谐的宜居梦
2021-05-14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姜海飞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大中小
桐城市龙腾街道蒋山村,是个典型的城郊村,从桐城市最繁华的市中心到这里也就十来分钟的车程。
“而且,我们村自然环境也是很好的。”蒋山村党总支书记黄凯介绍,村里有一条龙眠河的支流,当地人称支子沟。这条河虽然名字叫“沟”,却并不小,流经蒋山村时,还形成了一个面积达到3亩的环形岛。这座小岛上,常年居住着数百余只白鹭,已是当地一景,常有爱鸟人士慕名前来观鸟、拍鸟。
前些年,环卫体系、污水管道和水系整治还没有落到蒋山村的时候,支子沟的水质一度令人忧心。人忧心,鸟更忧心。
“那时候,这里的脏、乱、差是出了名的,破旧鸡舍和旱厕随处可见,蚊虫乱飞,污水横流……”5月7日上午,黄凯带着记者来到该村江庄组时,已见不着那旧模样了:当家塘、水沟的淤泥已经清理,村庄内的乱搭乱建、陈年垃圾也不见了踪影……放眼望去,家家户户门前都收拾得干净、整洁。
众所周知,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人才。“人家舍弃大城市安逸舒适的生活,花了真金白银想为家乡做贡献,我们也要为建设自己美丽家园出一份力!”江庄组老党员项守祥感慨道。在环境整治的过程中,项守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帮助协调施工中各种矛盾纠纷,耐心细致反复入户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让大家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支持,为项目整体推进最大限度的清除隐患。
而项守祥所说的“舍弃大城市安逸舒适的生活”的“人家”,指的是同村的项卫朝。
现年49岁的项卫朝,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专生。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村里有人能考上中专,是足以轰动全村的大事。如今,在经历过近三十年的商海打拼后,在成功发展出一家拥有员工500余人、厂房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服装企业后,那名中专生回来了——作为土生土长的蒋山人,每年春节返乡看到家乡的面貌和大城市相比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也愈加强烈,那就是如何用自己在外面学到的先进理念来回报和更好的建设家乡。
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良好契机和该村两委的积极争取对接下,项卫朝计划投资3亿元,准备在蒋山与蔡店流转土地100亩,建设年出栏5000头的肉牛养殖基地。同时还将流转土地5000亩作为牛饲料种植基地。目前,项目已完成了选址和初步规划阶段。预计今年10月基地将建成投产,可吸纳100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每年人均务工收入3万元。
“我的目标不仅通过发展肉牛养殖产业让乡亲们荷包鼓起来,还要让乡亲们思想‘富’起来,所以我要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提升的同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亲们生态宜居!”项卫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投资500万元的村庄规划项目正在实施。为了达到最大效果,他专门聘请同济大学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具体设计,对照效果图反复斟酌修改。
家乡的鸟儿,同样是项卫朝关注的焦点。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这一片生态净土,还鸟儿们一个干净舒适的家,他计划通过沿着河岸两边改造,结合村庄整体规划和道路两边路灯安装,将这片区域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示范点,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梦想有一天,家乡花香鸟语迎八方宾客;我梦想有一天,片地果木香四野,肥牛成群如彩云!我梦想有一天,家乡人人住别墅,和谐家庭乐安居!”项卫朝的梦想,何尝不是蒋山村的乡亲们共同的梦想。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姜海飞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