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桐城市龙眠街道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主动作为,践行初心和使命。
去年,桐城遭受严重旱灾。龙眠街道境内4000亩农田干涸,万亩茶园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32处农村饮水工程无水可供,黄岗、凤形、龙眠等村37个村组500多户1200多人生活用水出现困难。
该街道将抗旱救灾、为民解困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载体、作为“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实际行动。各村(居)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党员干部入户结对帮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组织劳力开展互帮互助,缓解抗旱用工不足问题。各村都成立党员义务送水队,安排送水车送水到农户,确保无水农户饮用水安全。
“为民送水”毕竟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让城郊群众吃上“自来水”才是治本之策。城郊黄岗村靠近山区的大岭、高岗等7个村民组由于地势高,生产和生活用水矛盾突出。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人多次深入这7个村民组,挨家挨户查看、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方努力,目前,总投资100多万元的增压泵房设备和管道已投入试运营。困扰黄岗村村民多年的供水问题终于彻底得到解决。
孩子放学早,而家长要上班,没时间陪伴孩子;还有留守儿童缺少学业辅导,怎么办?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访调研中,该街道了解到这一实际问题。
为让孩子们安全度过将近2小时的“管护真空”,该街道指导城郊社区率先开设“四点半课堂”,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和共建单位的教学资源,对孩子们予以照护,提供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目前,城郊社区的“四点半课堂”试点取得了可复制的经验,该街道其他社区也将整合资源,开办“四点半课堂”,解决群众对“孩子失管失教”的焦虑。
为民送水、开办“四点半课堂”,该街道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已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