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庆日报:农业“锌”里淘金

2019-10-11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记者查灿华 通讯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锌是一种化学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之花”、“智力之源”。2018年5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一则消息称,桐城查明大面积富锌土壤,具备开发富锌产业的基础条件。随即,桐城市抢抓机遇,将富锌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并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力争用5年时间将桐城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生态富锌农产品生产基地。

  金秋9月,记者在桐城市看到,“富锌米”已走向市场,富锌生产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种植业大户个个摩拳擦掌,都想在“锌”里淘出金子来。

  破土而出——依托土壤优势,打造富锌功能农业

  桐城,素有“文都”美誉,“桐城派”雄霸清代文坛长达200多年,近代小小县域更是15位院士的故乡。

  “安徽桐城人普遍较为聪明,现在终于找到了科学依据。”2018年5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一则消息引起了轰动,“安徽桐城查明大面积富锌土壤”。地调单位通过对桐城市境内主要商品粮基地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初步在挂车河下游的新渡镇-双港镇、柏年河的青草镇-嬉子湖地区查明大量富锌土壤,锌元素含量在80~200mg/kg之间,具有一定的开发富锌产业的基础条件。

  锌是一种化学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之花”、“智力之源”。锌是脑细胞生长的关键,缺锌会使脑细胞减少,影响脑功能。而在富锌土壤上种植农作物,会增加农作物的锌吸收量,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报道,长期摄入微量元素锌,对人的大脑发育有相当的助益。

  目前在桐城市查明锌含量≤80mg/kg的面积最大,为816.16平方千米,占调查区面积的85.82%;其余均为锌含量80~ 200mg/kg分布区,面积为134.84平方千米,占调查区面积的14.18%。

  一石激起千层浪。桐城土壤富锌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桐城市委市政府随即闻风而动,拟以生态富锌为新的着力点,推动桐城农业向品质效益、绿色健康、功能化方向发展;以富锌农业开发为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积极开展生态富锌产业开发,打响富锌品牌’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我们也早已开始了对富锌产业的谋划。”桐城市种植业管理局局长刘志宏介绍,去年12月28日,桐城市出台了《富锌农业产业开发实施方案》,今年还制定了《富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并召开了首届富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逐步明晰了富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我们将重点打造有品牌、有特色、有基础的水稻、蔬菜、茶叶等富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植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富锌农产品品牌。”刘志宏说,桐城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成10万亩富锌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10家主要从事富锌农产品开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5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富锌农产品品牌,实现富锌农业产业产值5亿元以上,把桐城市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生态富锌农产品生产基地。

  含苞欲放——明确发展模式,建设富锌产业基地

  金秋9月,记者在桐城市看到,在富锌农业开发中,富锌水稻已先行一步。

  “这是我们与安农大共同打造的产学研用基地,主要开展富锌水稻品种选育,富锌差异化对比试验,不同水稻品种对锌敏感性研究等。”9月18日,在双港镇福桥“三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刘志宏指着一片栽有各种水稻的稻田告诉记者,这儿有200多种水稻,今年收割后,富锌产业协会将集中采样送去安农大检测,看哪个品种水稻对锌的吸收最好、口感最好、产量最高,他们要选最适宜在富锌区种植的品种,明年向种粮大户推广。

  “我家的‘富锌米’去年就上市了,这一袋5斤重,卖30元,颇受欢迎,有不少回头客。”新渡镇丰瑞农业的负责人刘光明是桐城市发展富锌水稻的先行者,去年看到桐城土壤富锌的消息后,他发现自家稻田就在富锌区,立即拿自家的米去检测,随后便注册商标,打出了“富锌”牌。

  今年,刘光明的2800亩稻田已成为桐城市首批“富锌品牌粮食”基地建设的主体,而他也当选为了桐城市富锌产业协会的会长。该协会由36家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起成立,涉及稻米、茶叶、食用油、特色水果等产业。目前协会正在忙“锌”产品的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及“锌”产品品牌的打造。

  刘志宏介绍,桐城是产粮大县,水稻种植面积占90%,故而发展富锌农业先从水稻入手。今年依托现有基础,已组建了3处富锌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分别是桐城市九大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合作建设的产学研用基地、新渡镇安徽丰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建设的富锌农业实验基地、桐城市富锌农业展示园。 “前期主要是建设富锌农业产业开发标准化示范基地,着重开展各种作物对锌吸收富集的差异性试验、示范研究,引进筛选适宜开发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土壤监测。”刘志宏说,在打好基础后,下一步将着力突破“富锌+加工业”产业,从富锌功能食品到深加工产品全产业链打造富锌农业产业,并依托桐城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富锌+养生旅游”产业。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记者查灿华 通讯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