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中国改革报:桐城市唐湾镇“双扶一培”助推物质精神双脱贫

2019-07-17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安徽桐城市唐湾镇5年脱贫9000多人,现有贫困人员仅4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7%

  唐湾镇是安徽省桐城市的纯山区镇,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2014年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85户9334人。近年来,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潜能,唐湾镇创新实施“双扶一培”工作法,即扶志气、扶智力、培动能,全面破除不愿脱、不勤劳、不理解、不会干等现象,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助推物质、精神“双脱贫”。截至目前,全镇共脱贫9000多人,现有贫困人员仅4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7%。

  多措并举扶志气

  注入脱贫“强心剂”

  唐湾镇成立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14个工作组,深入各贫困户家中开展动态调研,通过宣传引导、创建推动等形式,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提振贫困户脱贫志气。

  加力宣传引导。依托镇村宣传栏、文化广场、广播站、微信公众号、宣传单册等载体,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精准扶贫故事,坚定贫困户自力更生、早日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动力。

  强化精准识别。针对少数群众觉得“做事辛苦挣钱慢,不如申请个贫困户”现象,严格按照标准对贫困户进行识别,对不符合条件的群众,做好政策解释和教育引导,切实纠正“等、靠、要”懒人思维。

  2018年春,长岭村孙岭组一位群众来到镇扶贫办,要求当贫困户。唐湾镇负责人对照识别标准,一项项分析给他听,让他自己得出“自己不符合标准”的结论。经过耐心解释和细致宣传,一批批群众走出认识误区,立志通过双手创造财富,牢固树立了“我不是贫困户我光荣”的思想。

  综合施策扶智力

  提振致富“精气神”

  唐湾镇利用上门走访、培训讲座、扶贫夜校、村级“扶贫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加大特色产业培训力度,为贫困户致富增收。

  组织“走出去”。多次组织种养大户、贫困户代表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拓宽视野,激发脱贫致富的干劲。今年已组织代表赴黄山、霍山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3次。

  主动“请进来”。整合培训资源,依托省市和人社局专家,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辐射带动,让贫困户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就业;依托本地种养大户中的“土专家”“田教授”,开展种植养殖技术交流和培训,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能力。

  今年以来,唐湾镇请进省市县三级专家15人来镇开展相关培训12次,本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活动8次,开讲各类养殖种植技能培训25场。通过邀请养殖专家上门指导培训,大塘村一名村民成功掌握羊只养殖技术。该贫困户由2014年的亏损8万元,扭亏为盈,目前已还清所有债务,并成功脱贫。

  顺势而为培动能

  拓宽产业“新路径”

  唐湾镇因势而动,坚持一村一品,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外联内合,帮扶并举,对接项目,多点发力,运用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组合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持贫困群众自主创业。结合国家一系列扶贫政策,帮助贫困群众理清发展思路,鼓励自力更生、自主创业,走自我发展之路。通过帮扶,全镇贫困户参与创业216人次,共创办茶叶加工厂、养殖场、家庭粉丝作坊、餐饮店等实业72个。他们自主创业的同时,还吸纳周边贫困人口60余人参与就业,带动200多户贫困户增收,成为创富路上的领跑者。

  保姆式跟踪服务。坚持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责任,对已脱贫的创业群众,继续全方位开展跟踪服务,既扶上马,又送一程,防止返贫。

  唐湾镇还通过中国邮政“邮乐购”、微信、京东等电子平台及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社会人脉资源,帮助贫困户销售茶叶、粉丝、油茶、土鸡、土鸡蛋等农产品。2018年,销售额达70万元,为贫困户增收约20万元。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