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天早上,桐城市新渡镇胜塘水库旁边的500多亩稻田里就热闹了起来,一笼接一笼鲜活的小龙虾从稻田里被拉出来,在经过挑选、冲洗和打包后,准备运往城关的市场销售。这里是新渡镇胜圩村的“稻虾共养”基地,目前正值小龙虾消费旺季,这天是基地龙虾出产上市的头一天,胜圩村“两委”全员出动,一大早就来基地帮忙捞虾。
去年5月份,胜圩村注册成立了盛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计投资50万元,筹备建设稻虾养殖基地。稻虾共养不用农药、不施化肥、不使用除草剂,是“种有机稻、养生态虾”的种养模式,不仅绿色环保,还能提高稻虾品质,减少种养成本。今年3月份,胜圩村租下了胜塘水库附近的500多亩稻田,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对稻田的专业化改造,同时借鉴其他地区成熟的稻虾共养生产经验,挑选出了适宜本地气候、水质、土壤的龙虾和水稻品种。4月份投放虾苗2万多斤,6月份正式上市,今年预计产量为8万多斤,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50万元。如今,基地共有111户,421人以土地入股,平均每人每年可分红利611元。
早在去年年底,胜圩村就聘请了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到村指导,计划将村集体4000亩优质耕地规划设计为集特色养殖、观光垂钓、稻虾共养、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走“生态农业”的路子。而“稻虾共养”项目,正是在新渡镇党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带动下,以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示范,贫困户参与的方式,引进的一个惠民扶贫项目,有效地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了地方百姓致富,并在促进贫困户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70多岁的姚春生是胜圩村姚井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本人患有脑梗病,儿子患有精神病,妻子在盛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工。他说“几年前我就想,家庭情况特殊,要是能在家附近打点零工,那该多好啊。现在终于实现了”。
胜圩村“稻虾共养”项目实施以来,没技术,就请人指导;没经验,就去外地学;没资金,就自己垫。项目负责人说。“村民以土地入股项目,实现效益分红,还可以吸纳贫困户就业,通过示范引领,鼓励党员、种植大户先行试验,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创业,能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这样一个惠农扶贫的好项目,我必须把它做好做实!”看着一筐筐装车待售的龙虾,大家脸上露出了笑容。目前,胜圩村正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不断加大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打造出集特色养殖、观光垂钓、稻虾共养、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走好走宽生态农业新路子。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