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的早上,家住桐城市文昌街道碧峰村荣爱琴,像寻常的家庭主妇一样,拄着双拐去街上逛逛早市。面带笑容的她,不时地和遇到的街坊打着招呼,谁能想到47岁的荣爱琴一家三口中,就有两个是残疾人,而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丈夫王小苗又因为做工时脚部受伤,不能干体力活,这样一个失去收入来源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得益于“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被纳入民生工程项目,几乎陷入绝望的荣爱琴一家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荣爱琴女儿患有二级精神残疾,而她自己又是三级肢体残疾,每年服用大量的药物,使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在村两委的关心下,荣爱琴的女儿还获得了贫困残疾人精神病药费补助,加上临时救助,每年近万元的各项补贴帮助荣爱琴一家三口挺过了难关。
和荣爱琴一样得益于“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政策的,还有碧峰村义塘组的朱永安,多重残疾的他除每年能拿到800元的残疾人生活救助外,今年他又享受到另一项惠残政策,每月可领取60元的贫困残疾人护理补助。全村26名四级以上的贫困残疾人和34名重度残疾村民全部得到了救助。
“我们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初审、街道审核、市残联审批的工作程序对符合‘两项补贴’(即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残疾人进行救助,确保做到村(居)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碧峰村党总支书记吴成明告诉记者,“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被纳入民生工程项目以来,经过不断地提标和扩面,已使村里所有的贫困和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了及时救助。
据悉,该市“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民生工程,旨在进一步改善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及医疗康复状况、着力提高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其中,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的补贴对象是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并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该项民生工程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补贴采取现金形式按月打卡发放,且不计入低保家庭的收入。
截止目前,碧峰村“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所涉及的补贴,已于6月15日全部打卡发放,提前完成了此项指标任务。
桐城市文昌街道碧峰村积极探索、完善政策,构筑起贫困残疾人全方位的保障网,截止目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等各项资金55080元已全部打卡发放,提前完成此项指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