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不在编、不脱产,管理党务村务、服务农民事不少。工作的随时性、待遇的补贴性、生活的地缘性,汇成了村干部的独特性和管理的复杂性。村干部虽然“官”不大,但在村里面子大、责任大、压力大、风险大。这也是我们经常下村采访时对村官的最初印象。
犹记得前几年走访农村时,发现村干部都是半上午才上班,吃个午饭就闪人。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很多制度去治理这一现象,但收效甚微。好多基层工作者呼吁:要让村干部经济上有甜头、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不能只在干事时才拿村干部当干部,必须切实拿出系列保障措施。
今年,桐城市落实了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这一重大民生工程。谈起这一工程,该市姚坂村书记张礼贵深有感触:以前村里缺少办公经费,去趟县城出差没人往。现在有了5万元的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一切好办了。一旁的村会计的刘春荣也不住的点头道:落实村干部待遇报酬后,村两委成员报酬纳入了市财政预算,按月打卡发放。还为我们办理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现在我们村干部也算得上是干有保障、退有所养了。
村官待遇提高后,村官工作积极性空前提高。该市姚坂村村主任胡孝高面对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数家珍:今年我们村计划生育工作在全镇率先完成;村脱贫攻坚工作让贫困户看到了福音;村加大土地流转提高了村民收入;村党建工作又有了新举措;村级为民办事中心集中办公、实行坐班制;洪灾后重建,危房改造、倒房重建、兴修水利、道路修缮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