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除今年特大洪水对水利工程的损毁,连日来,桐城市抢抓晴好天气,加紧修复水毁工程。截至10月8日,全市水毁工程修复已开工2635处,完工1712处,完工率65%,余下的12底前基本完成。
今年,桐城市遭遇特大暴雨袭击,致使水利工程遭到严重水毁,全市有中小河流堤防、水库、涵闸、灌排设施、农村饮水工程等水利工程共计3289处遭水毁,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灾情发生后,该市结合“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民生工程,全力开展水利水毁工程修复。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生活、后生产,先应急、后长远”和分类指导的原则科学制定修复计划,重点优先恢复影响防洪、灌溉、农饮安全及群众生活生产的工程。同时,将应急与谋远结合起来,抢抓省政府补齐“四个短板”政策机遇,加快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目前,大沙河已纳入省长江支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龙眠河、挂车河、孔城河等11段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已列入全省灾后水毁修复与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三年行动方案。
为加紧修复水毁工程,该市通过向上积极争取、整合涉农资金、鼓励受益主体筹资筹劳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市实行分工干部包干责任制,坚持“修、防、管”连贯负责制,即“谁在哪里负责防汛抗旱工作,今冬就在那里负责兴修”,逐项包干到人,强化项目质量监管、资金监管、督查督办等措施,确保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