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中安在线:桐城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区

2016-09-20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余大国 潘月琴 吴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9月10日,桐城市水稻清洁生产技术试验区里“稻鸭共育”场景。 

    桐城市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有效控制农业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片片稻田一群群鸭,“嘎嘎嘎……”,稻田里鸭声一片。这是农业部现代生态农业基地——桐城市水稻清洁生产技术试验区里“稻鸭共育”的壮观景象。

  该示范区位于桐城市孔城镇南口村,总面积2000亩,其中试验区面积200亩。数百只鸭子的口粮,就是田里的害虫。据流转这块示范区的南山合作社种植大户施爱国介绍,试验区共放养了约400只鸭子,四周设置铁丝围网。鸭子在觅食过程中,可以吃掉水稻叶片背部的害虫及虫卵,产出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这样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而且鸭子在水里的不断游动,在加快水稻对养分吸收的同时又改良了土壤的通透性,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试验区水稻田里还安装了200台白色的稻纵卷叶螟“性诱器”,这些桶状的东西,害虫钻进去就被困住,直至死亡。此外,还安装有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这些物理诱杀害虫的措施,减少了施药次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种植大户施爱国算了一笔账:“这样一来,田间害虫明显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农药成本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在试验区的生态拦截沟渠里,利用浮床种植水生植物黄菖蒲、千屈菜、梭鱼草。生态拦截池塘位于下游,种有茭白、莲藕,对农田尾水污染物进行末端降解,农田尾水水质进一步改善净化,经济、生态。

  据了解,桐城市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试验区共2000亩,由桐城市南山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经营,基地除推广“稻-鸭共育”、生态拦截等生态模式外,还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秸秆还田等措施,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农作物品质,是农业部13个试验区之一。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余大国 潘月琴 吴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