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外出,一路考察,一路对比、一路思考,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一、总体印象
思想解放。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只有更大程度的解放思想,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更高层次的开放开明,才能抓住并利用好机遇和有利条件,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在考察中,我发现这三个地区的干部群众都是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够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
目标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为了实现工业发展这个大目标,鸠江区紧紧围绕“新、提、调、创、改、保”这六个字做文章;德清市牢牢抓住固定资产投资这个牛鼻子不放手;天长市则在产业转型、园区集聚、企业升级、龙头企业培育、创新能力建设、人才建设这些方面做足功夫。
措施得力。在目标明确之后,三个地区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支持企业发展。比如芜湖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芜湖市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若干政策》,投入6000万元试点专项资金,构筑了公共配套服务、人才、政策支持、应用推广及投融资等一系列产业平台支撑。德清市设立了打造工业强县的专项资金,以当年税收的10%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项目推进、品牌建设、科技创新等,实行税收特别贡献奖,鼓励企业上市、兼并重组;实施招商选资。天长市为了推动企业升级,也设立了规模突破奖、快速成长奖等。这些措施指向明确、操作性强,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几点思考
高举工业立市的大旗。工业立市是重中之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我们要高举工业立市的大旗,唱响工业强市的主旋律,千方百计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快发展,做大盘子、做大总量。要坚持“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不断地加快工业的发展。
更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工业立市是事关我市发展大局、事关桐城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工业立市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一股劲,以临战的姿态、扎实的举措迅速掀起工业立市的高潮。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发展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发展工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聚集发展的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宣传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和用意,宣传工业经济对桐城发展的作用。电视台、政府网、报纸等媒体要开设专栏宣传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宣传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宣传支持企业发展的人和事。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要有先“舍”后“得”的魄力和勇气,出台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设立引导基金及各项扶持政策、奖励政策,以吸引企业在桐落户。要落实推进“调、转、促”,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力争做大做强,提升供给侧水平。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人才是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智力支持,要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形成开放协调的人才智力引进机制,尤其要加强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增创人才优势,完善配套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两个园区的引导作用。要坚持规划先行,利用两个工业园区各自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特色等元素,制定出符合各自实际的规划,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错位发展。要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资源共享、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要跳出桐城看桐城、比学赶超谋跨越,时刻把发展大计放在心上,将考察所获的宝贵经验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助推桐城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