旵冲多山,这儿山歌世代盛行。村民采茶、田间劳动时都喜欢唱山歌。今年69岁的江守本,自幼喜欢山歌,一直跟随父辈们学习传唱。而住在同一个镇卅铺村的查月华,久闻邻村旵冲有个小伙江守本,人长得帅气,山歌唱得更动听。1968年,18岁的查月华心仪山歌,欣然嫁给了江守本。因唱山歌得娇妻,江守本的山歌唱得更悦耳。耳语目染,查月华迷上山歌,从此随夫学唱山歌。摘茶、薅草、车水———生产生活中,夫妇俩总要来几段山歌。
“青竹毛篮紫竹圈,一担担在姐面前,郎的毛篮有价钱,人家出我三吊五,送姐的毛篮不要钱,送姐的毛篮结姻缘———”旵冲山歌历史悠久,这些山歌节奏明快,曲调高亢,回转咏叹,带着泥土的气息,很多山歌表达爱情,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守本说:“无郎无姐不成歌。为什么说山歌好唱口难开,它都俗,带有爱情,表达一种爱情。各种山歌都有爱情,比如说,郎打包袱大路上行,姐问亲哥哥可帮人,这不都有爱情吗?你要帮人就帮姐,姐姐茶饭又好活又轻,半做半耍半调了心,也是有爱情的。”
日前,夫妇共同参加了安徽省原生态民歌大赛,凭着一首原汁原味的山歌———《采茶歌》:“陪郎吃饭陪郎玩,陪郎玩耍上茶山,在家又跟郎共座,摘茶又跟郎共棵———”。他俩夺得了银奖。2014年,查月华成功获批《桐城歌》省级传承人。而今,查月华、江守本夫妇心愿就是希望多带一些徒弟,将山歌传承下去,让旵冲山歌越唱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