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按照体现作风建设要求、体现机关管理和干部管理规律、体现群众意愿的原则,对已有的相关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在制度建设中把好“三关”。
1、制度承接要配套。桐城市认真承接中央和省委已经出台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和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等管理,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等制度规定。对需要配套的,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配套制度;对需要细化的,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具体规定。
2、完善制度要务实。桐城市注重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各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桐城市级领导班子重点围绕科学民主决策、党务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执法监管部门重点围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阳光执法,窗口单位、服务行业重点围绕便民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镇、街道和村、社区重点围绕联系服务群众、加强民主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教育单位重点围绕加强教育行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围绕加强医疗行风和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国有企业重点围绕企业改革发展、服务员工和社会,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各领域基层党组织都要重点围绕增强党组织功能、严格党内生活、加强党员管理等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3、新建制度要管用。桐城市贯彻“科学、管用、成熟、易记”的要求出台新制度,做到立足实际需要,成熟一项、出台一项、管用一项。桐城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加强制度制定前的调查摸底,把握制度制定的重点,及时制定制度建设计划。桐城市制定每项制度都深入研究讨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制度。桐城市强化法治思维,更好的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用机制规范权力的运行,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四风”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