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严格程序、有序推进,坚持“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能带给希望;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能带领发展;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带来和谐”的“三有三带”标准,引导村民选举优秀党员担任村干部。目前,全市198个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均已顺利结束,选出了党员群众满意的“当家人”和“领路人”。
在这次村级换届工作中,桐城市着力拓宽村干部来源渠道,切实将“三有三带”型人才选拔进村党组织班子,提高村党组织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执行力、战斗力。
一是立足内举,选拔本土人才。对村内企业老板、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学生进行摸底排查,把愿意为群众办事、能够挑起村级经济发展重担、办事公道正派的人纳入选拔视野。本次村党组织换届,全市共选拔了23名种养大户、3名退伍军人,其中当选书记的5人,当选副书记的10人。
二是着眼企业,选拔经济人才。通过召开座谈会、及时沟通、适时走访等形式,鼓励和引导他们到村担任村干部,发挥懂经营、善管理、头脑活的优势,为村级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全市共选拔了22名个体私营企业主进入村党组织班子,其中7人担任党组织书记,进一步增强了村级领导班子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三是搭建平台,选拔知识人才。对大学生村官放手压担,让他们直接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各项具体工作,注重因才而异,精细管理,定向培养,积极动员鼓励大学生村官站出来接受党员群众检阅和组织挑选,对优秀大学生村官大胆提拔使用,促进他们早日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全市共有22名大学生村官顺利当选,其中7人当选为副书记。
四是机关下派,选拔管理人才。对一些情况较为复杂、矛盾相对较多的村,采取从镇街道选派一些懂经济、会管理、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村任职,着力强管理、抓班子、带队伍。全市共下派了9名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换届,全市村党组织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753名成员平均年龄46.1岁,比上届年轻2.7岁;其中35岁以下59人,大专以上学历185人;女性进村支委147人,比上届增加33人,其中4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余大国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