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搭台指路引导大学生村官开展大服务。一是设计实用载体。设置宣传教育岗、全程代理岗、农技指导岗、文化传播岗等8个服务岗位,大学生村官根据个人和村里实际,每人认领2至3个服务岗位。二是强化服务功能。建立“民情联系卡”制度,将大学生村官个人信息、优势特长、联系方式等印制成卡片,发放给每家每户,方便群众随时联系。三是注重督促考评。以“两定一诺三评议”制度为总抓手,建立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两定”即定岗位、定目标,让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有方向有重点;“一诺”即作出服务承诺,在村公开栏和大学生村官网站公示。“三评议”即每年一次个人自评、群众测评、村党组织书记点评。根据评议情况和平时掌握的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情况,结合年度考核开展“服务星级”评定活动。 佟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