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交通运输局向广大市民汇报下,我市一共有多少辆出租车,又有多少辆‘黑车’?”有市民代表问到。
“我市有可邦、天胜、祥兴三家出租车公司,3家出租车公司共有577辆合法正规手续的出租车。因为非法从事载客营运的‘黑车’只有现场执法才能判定,所以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桐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回答到。
台下来自社会各界的百姓代表尖锐不留情面地发问,台上被问政单位实事求是地回答,此刻官员成了考生,百姓成了考官,这富有冲击力的一幕幕发生在6月28日。以“听民声、集民意、转作风、促发展“为主题的桐城市首场大型媒体联动活动——《问政桐城》节目犀利开场,这是该市继“973阳光热线”之后的又一问政新模式。
该市首期被问政的单位是交通运输局。活动现场播放了记者采访的关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出租车运营、通村公路建设、效能建设等方面4条暗访短片,被问政单位对暗访短片及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求现场解答、承诺和表态,2位特邀评论员进行点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党纪监督员、特邀监察员代表、群众代表、媒体代表等共80名来自该市的代表当场打分评判,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作为被问政单位主要负责人——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玉林说:“今天的《问政桐城》,是对交通运输局各项工作的全面检视。其中,暗访曝光出来的一些问题、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让我有如坐针毡之感。这些问题,我们立即着手整改、坚决整改、从严整改,以实际行动回应百姓期盼。”
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桐城市试水“电视问政”,以群众感受、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标准,让老百姓权衡打分,从根本上推动被问政单位和干部将“目光下移”。
确定被问政单位根据该市政府网、效能建设网等网站上“谁上节目您投票”由广大网友推荐,每期安排一个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单位作为被问政单位参加“问政桐城”活动。问政过程采取全程录播电视节目形式,对拍摄暗访短片的内容及现场问题,活动举办前均严格保密,问政节目播出后电视、广播、网络和平面媒体还要进行深度追踪报道。(张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