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人民网:永远的“旗手”-桐城新闻网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秋日的樟枫,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层林尽染,稻穗低垂,各个建设工地上人来车往。这一派忙碌而丰收的景象,宋福应再也看不到了。

  宋福应是范岗镇樟枫村党总支书记。10月21日上午11时40分,该村村委会主任柯高远接到宋福应的电话:下午一起到镇国土分局汇报土地增减挂工作。15分钟后,宋福应又来电话,吃力地说:“不去了!”。这三个字,竟成了他与樟枫村4500余名干群的绝别语。当日下午,被食管支架刺穿食道动脉血管的宋福应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8岁。

  噩耗传至樟枫,全村老少无不为失去一位为民、务实、清廉的好书记、好公仆而哀恸。

  “老百姓的事再小,都比自己的命大”

  宋福应是毗邻樟枫村的联合村人,1994年被原挂镇乡调任位于樟枫村的挂镇乡轮窑厂厂长,1995年该厂改制后,任桐城市宏大建材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才和樟枫人结了缘。他吸纳樟枫人进厂务工,年年舍近求远在村民当家塘中挖土制砖,此举深深地打动了樟枫人的心。

  2008年1月,这个身材瘦小,说话中气十足并且喜欢挥手,走起路来像小跑的53岁汉子,被樟枫人“推”上了村党支书记的位子。已有10年村干履历的宋福应自己也犯了难:村干难当,像樟枫这样的贫困村、后进村,村干更难当,势必影响自己正在掌舵的企业。纠结了10多天,2008年1月18日,宋福应毅然走马上任,成为樟枫村的“旗手”。

  这天,大雪纷飞,华南地区百年未遇的雪灾正在肆虐。宋福应起了个大早,步行5公里赶到樟枫村部,迅即召开村两委会议,宣布工作分工后,和大家一起分赴贫困户、危房户、五保户家中,问寒问暖,查灾救灾。一天下来,宋福应才长舒了一口气:300多名困难群众无冻饿、住居安。正是这一天,樟枫人才觉得宋福应真的非同寻常。

  此后的1500多个日日夜夜,宋福应均在夙兴夜寐中度过。白天,他奔走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民情笔记本上因此有了许多群众的想法、意见和急办事宜;他勘踏的足迹在荒丘空谷无处不到,发展生态林业、改建高产良田、致富樟枫百姓、建设美好樟枫的大决策因此而生;哪里有小纠纷,哪里有建设工地,哪家有难处,不论深夜还是白天,他总是在现场。

  “老百姓的事再小,都比自己的命大!”樟枫村卫生室室长高琦这样评价宋福应。因患返流性食管炎,宋福应常找他开药、输液。高琦建议他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预防癌变。宋福应总说:“工作忙完了再去。”这一拖就是4年多。宋福应被确诊患上食管癌后,到今年的10月3日共住院三次,实施手术两次。但每次生病第二天,他就出现在村里,布置工作,检查工程质量。

  宋福应不是“铁人”,病魔击倒了他。但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给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无尽的力量。他主政樟枫五年,樟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一项,就由2008年的4100元增至2012年的10680元,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宋书记的功绩,群众心中有一本账”

  今夏,高温晴热天气持续了近1个月,桐城境内4条大河均河床见天。全境是丘陵的樟枫村,却跳出了“三日无雨禾苗皆枯”的历史周期律,遍地清流,滋润万物。何家元说:“大旱之年,樟枫无旱情,宋福应是第一功臣。近5年,他规划全村,选址新建了21口当家塘。”

  宋福应给樟枫带来的新气象不仅唯此。该村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理事长李华杰说:“宋书记的功绩,群众心中有一本账。”

  距离镇区15公里的樟枫,曾以“苦瘠”著称。宋福应知其根源:交通太闭塞、资源未利用、干群不和气。改变樟枫,必须凝聚村干部、党员群众、普通群众这三股力量,选准产业,务实前行。

  基于对村情、民情、世情的科学研判,上任后的宋福应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他创新村级工作机制;设立生态农林合作社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等6个支部;以群众“选信得过的人、议该办的事、管正办的事、成想办的事”为原则,成立村级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在41个村民组成立村民组党群理事会。这些凝心提神的举措,让干群一心,全村协同,樟枫村的各项工作高速高效,干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09年以来,该村先后获称桐城市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桐城市美好乡村建设考评先进单位、安庆市平安村、安徽省生态村等30余项荣誉。2011年6月,该村党总支还被安庆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该村又跻身“美好乡村建设省级重点推进村”之列。

  宋福应带领樟枫人挣足了“面子”,更厚实了樟枫的“里子”。 2009年9月,安徽永椿园林公司入驻樟枫,依托山场,投资2亿兴建“万亩生态观光园”;2011年1月,新桥牧业公司选中樟枫,流转耕地3000余亩,兴建优质稻麦、蔬菜种植园;2012年1月,文芳公司对接樟枫,流转耕地1000余亩,兴建粮食产业园。至此,樟枫村地尽其利,樟枫人人尽其才。

  在推进樟枫产业转型的同时,宋福应结合土地增减挂项目和村庄整治,加快樟枫的美好乡村建设步伐。樟枫人日渐过上了“走水泥路、吃自来水、住小洋楼、跳健身舞”的悠哉日子。曾准备举家搬迁进城的官老屋村民叶志红说:“整治后的官老屋,城里该有的有了,城里没有的也有,不搬家了!”

  人上一百,七颜八色。村级发展事务,村干部并非时时处处都能一呼百应。遇到矛盾怎么办?宋福应给两委一班人做出了示范:以心换心,持续攻坚,不达目的不罢休!

  樟枫5年,宋福应小到村民的鸡毛蒜皮之争,大到村级项目建设中的纠纷,他事必躬亲,一线调处;各项既定工作,第一天布置,第二天必督查。高琦说:“工作中的宋书记,那个精气神,胜过30岁的年轻人!”

  樟枫变了,也“火”了。5月3日至9月19日,宋福应在桐住院期间,柯高远抽空去医院探望,他说:“宋书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樟枫这面红旗,一定不能让她倒了!”

  这面红旗,对信仰的追求是底色,务实和奉献是经纬,宋福应珍视她,樟枫人更珍爱她!

  “只求不辜负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

  在樟枫,有二个特殊现象:村民组长是选任的,并非每家每户“轮流坐庄”;征地、拆房、拆违、迁坟几乎天天有,但5年无一人上访,无一篇见诸媒体的负面报道。原因何在?因为有大公无私的人,带领群众在干造福全村的事。走在最前头的就是宋福应。

  1955年1月27日,宋福应生于挂镇乡连城村的一个贫农家庭,他20岁以后的人生,由10年连城轮窑厂副厂长、10年连城村村委会主任、13年宏大建材公司总经理、5年樟枫村党总支书记构成。在经商与治村的交叉轮回中,宋福应皆因清正勤廉被组织看重、群众看好,三次“临难受命”:1985年2月,由连城村轮窑厂副厂长调任连城村村委会主任;1994年调任挂镇乡轮窑厂厂长;2008年1月调任樟枫村党总支书记。其间,他还获称“安庆市劳动模范”等荣誉,当选为桐城市人大代表、桐城市党代表。

  对樟枫人来说,宋福应曾是一个“谜”:身为宏大建材公司总经理,年收入近百万元,可以开豪车、住别墅;也可以到城里大儿子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有钱有闲的日子不过,非要为樟枫拼命奔波,他到底图什么?在一次聊天时,宋福应向何家元吐露了“谜底”:我不图权、不图名、不图利,只求不辜负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

  为了这份信任,宋福应事事率先垂范。2008年6月,规划修建樟枫村部通往曹塥的村组水泥路需拓宽路基,势必占用宏大公司的存煤场,宋福应毫不犹豫,拆墙让场地,库存煤炭的计划因此泡汤。仅此一让,他损失10余万元。见宋福应如此,樟枫村组公路工程实施起来就顺畅多了,征块地、拆间屋,群众都能配合。

  2011年开始和宋福应“搭档”的柯高远说,宋书记的工资,都“贡献”给了樟枫,它们变成了送给困难户的救济款、送到樟枫小学的助学奖教金、村民办红白礼事的随礼钱、为村里跑项目的车旅费。

  宋福应慷慨私财,但敬畏公产。2010年后,村集体经济虽已达20万元,他从没乱花一分。村部的食堂,烟囱几乎不冒烟,村干部下班后,各自回家吃饭,他自己回公司就餐。可以说,樟枫村所有开支,均见得了阳光。”

  近5年,宋福应靠自己的威望和努力,为樟枫争取到各类帮扶资金和项目实施资金800多万,但他从未从中报销一笔车旅费、餐饮费,也未报销过一笔医药费,这些资金均分毫不少地投在村级发展上。

  宋福应的清廉,震撼了樟枫人,也感动了支持和参与樟枫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在他生病住院期间,许多人不听他的劝阻,到病床前去看望他,祈愿他尽快好起来,重回樟枫。

  宋福应是回到了樟枫,但他又突然与樟枫永别。10月24日晨,宋福应的葬礼在他的祖居举行。300多名樟枫老小自发而来,人人垂泪,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宋福应送上最后一程:这位旗手,来不及给家人留下片言只语,却寄望樟枫人擎起“不倒的红旗”!

  霜降了,樟枫大地上,枫叶红似火,梅花正孕苞,一种精神正在这里生发! (占思海陈俊)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