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桐城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识,创造了誉满江淮的“桐城速度”,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量众多形成了“铺天盖地”的产业格局。即便是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从事工业实体经济个私企业纷纷萌生退意大背景下,桐城市委、市政府仍然以工业实体经济为立市之本,下定决心以———
10月11日上午,桐城市市长吴三九悄然出现在位于桐城市开发区的安徽丹凤集团新项目工地上,看到工地内机器隆隆、塔吊林立的繁忙景象,他又赶赴另一个现场。这天上午,他马不停蹄的跑了24个工地和厂房,为的是要验证这些项目开工、投产情况。
市长的“突击检查”
这24个项目是10月8日桐城市集中开工或投产的,投资总额达37亿元,其中开工项目16个、投产项目8个。
“是不是真的开工了,是不是真的投产了,不能有一点水分。”带着这样的想法,便有了吴三九这次到现场的一一核实。去之前,他没有通知任何部门和企业,在亲眼目睹这24个工地、生产线在施工、在生产后,吴三九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吴三九有一句口头禅:“心无旁骛抓工业。”他也是这样做的,工地、厂房、车间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安徽丹凤集团董事长徐大治告诉记者,为了今年开工的这个项目,吴三九跑了5趟,每次他这个董事长都是事后才知道市长来“突击检查”了。项目工地上在不在施工,生产线在不在生产,在这种突击检查下一目了然。
这个细节背后,是桐城市党员干部对“工业立市”战略的重视和坚持。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在这种大环境下,桐城市一些企业家显露出对工业经济发展缺乏信心的焦虑,毕竟“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这种重视和支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市长突击检查正是一个缩影———9月以来,桐城市开展“工业经济推进月”活动,并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抓好企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打造优质的投资发展环境,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全市总动员”服务企业
11日下午,记者来到桐城市经信委大院时,经信委主任洪时仆刚刚从青草镇的一家企业赶回来。他把刚刚从企业带回来的问题,记录了下来,并附上了自己的建议,准备提交给市委、市政府决议。洪时仆说,现在全市范围内都在开展领导干部分工联系企业、选派干部到企业挂职等制度,希望能真正做到密切联系企业,引导企业提振信心。
当然,光说还不行,在由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带队,集中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全面走访中,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不能马上解决的,将在一线收集到的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反馈至有关部门限期解决落实,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以实际行动鼓舞、呵护企业。今年以来,全市参加大走访活动的党员干部达到2200余人次,走访企业336家,召开各类座谈会240余场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570余条。
工作虽然做下去了,企业发展环境好不好,还要企业家说了才算。在桐城市,有100家企业成为“企业发展环境监测点”。自然环境靠仪器监测,企业发展环境就要靠企业家监测。每个监测点的企业家,都可以随时畅谈自己对发展环境的还有哪些不满,随时监督着职能部门的作风建设。
用洪时仆的话说,这次“工业经济推进月”活动,意义不仅在于推进月本身———它既与桐城“工业立市”战略一脉相承,又是桐城市构建“投资者的沃土、创业者的乐园、企业家的家园”这一美好愿景的开始。这一愿景,是洪时仆,也是所有推动桐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党员干部们心中的桐城工业发展新的愿景。
化危为机,逆势而上
这一系列举措,在桐城市营造出鼓励、支持、呵护实体经济的氛围,这种氛围下企业家感受到了关怀,对自身企业的发展信心倍增。正如吴三九指出:桐城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速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加大对工业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着力破解工业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克服了宏观经济下行压力———
今年1-8月,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290.8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1亿元,同比增长20.8%;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96%,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丹凤集团是地地道道桐城市本土企业,最初只是7个人的小作坊,从生产塑料袋、塑料雨衣开始起步。数十年来,父子两代人始终坚守工业阵地,如今企业员工1200人,总资产逾6亿元,占地面积千余亩。这次新项目开工正是化危为机、逆势而上的典型。据预计,新项目市场前景广阔,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3亿元,提供600个高技能岗位。这难道不是以工业发展追逐“桐城梦”的鲜活实例吗?在桐城市“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下,造就了成百上千个像徐大治这样的企业家,他们是桐城工业发展的践行者、筑梦人。
工业托起的桐城经济发展新的愿景,同样也属于营造优质发展环境的党员干部,更属于每一个为桐城工业发展贡献心力劳动者,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骄傲地说:“我是桐城工业发展的筑梦人。”何飞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