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新华网:桐城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桐城新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市非公经济较为发达,境内现有法人非公企业1549家,其中1402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组建率90.51%;建有非公企业党组织数428个,单独组建292个。桐城市以“达标评星”为载体,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市涌现出了一批叫得响的党建特色品牌。

  抓摸排、亮家底。为解决好企业底数不清和企业内党员底数不清的问题,桐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两摸排、建台账”活动:逐一厘清了全市33940名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具体从业情况,使568名在本市企业工作的“隐性”党员亮明身份;逐户核清了企业状况,梳理出全市法人企业1549家,确认已停产、应注销未注销等空壳挂名公司542家,为后续的组建和动态管理夯实了基础。

  抓落实、促组建。实行三个落实:落实组建网络,各镇街道均成立非公企业党委,非公企业数量较多的地方还在工业集中区或按产业链设置了若干联合党组织,具体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落实组建责任,实行“两包三定”,即市级领导包片、镇街和组工干部包点,层层签订责任书,定人、定时、定量的落实组建任务。

  抓激励、促活力。桐城市把“发展强、党建强”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目标,把“达标评星”活动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载体。在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中设“五星级”、“四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按组织凝聚力、党员作用力、发展推动力,制定了15项考核指标,每两年评定一次。建立了四项激励机制:荣誉激励,由市委命名表彰,并作为其它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物质激励,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履职激励,作为安排业主“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职务的重要条件;政策激励,在政府采购、项目申报等,优先考虑,有效激发了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

  抓指导,促提升。2013年,桐城市共选派14名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明确七项任务,抓业主认同、抓党员发展、抓党组织组建、抓骨干培养、抓制度规范、抓作用发挥、抓服务企业,建立了考核指标体系。对非公企业实行“两范一育”、分类指导:一是抓示范。对市龙头企业、十强企业和党建基础好的企业,实行压担子培养,给激励、给指导,促其壮大效应和影响力,发挥好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抓规范。对全市225家单独组建的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进行以“阵地面积充足、职责制度健全、配套设施到位、档案资料完整”为内容的规范化建设。三是抓培育。以全市68个联合组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为主体,进一步优化联合党组织的设置,发挥好培育和“孵化”功能。

  抓服务,促共进。桐城市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事业成功靠什么、人生出彩为什么、社会责任是什么、我为发展做什么”的讨论,建立书记定期接待、成员定点走访、情况定时反馈、职工事项定人代理的“四问四定”活动,扎实开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畅通了非公企业员工民意表达渠道,丰富了企业党建工作载体。按企业员工的话说,“党组织原来是装点门面的需要,现在是值得信赖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余大国)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