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庆日报:《老有所依》将会给桐城带来什么?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随着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在全国各大卫视的热播,“桐城”这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一时成为各地观众口头热议的焦点。该剧导演赵宝刚、主演刘涛也对这座江北小城赞不绝口,称这里“人很能干很热情,古城街道也很美。”本地观众也一直满怀自豪和期待地关注着该剧的拍摄和播出。《老有所依》在桐拍摄和对桐城的实景宣传,已经并将持续使当代桐城形象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桐城,是个好地方!”

  桐城给《老有所依》剧组留下美好的印象。该剧在桐拍摄过程中,导演赵宝刚和著名演员刘涛、苏廷石欣然接受了桐城电视台《阳光桐城》栏目的采访。在桐城拍戏的几天里,刘涛一直受到许多桐城的“粉丝”的追捧,刘涛眼中的桐城是个空气好、人热情、美味多的城市。而在剧中饰演江木兰爷爷的著名老演员苏廷石告诉记者:“一个城市给人感觉美不美,文明不文明,绿化非常重要。桐城到处是绿色,给我印象很深。”他还补充说,从人文方面看,桐城让人感觉到很和谐,很宁静。

  去年十一月,《老有所依》在安徽卫视等各大卫视首播。本地观众和桐城籍在外人士对该剧热播也反响热烈。不少观众纷纷表示,该剧对桐城的正面形象宣传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身为桐城人,每个人都感到非常骄傲。还有不少网友表示希望能看到《老有所依》2。市内知名摄影师李文曾到现场拍摄照片并观看该剧,他说,“这是一部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电视剧,实实在在彰显了文化对城市宣传的力量。建议市委市政府以后多多借鉴这次经验,高度重视软实力宣传。”

  “隐性宣传”让人耳目一新

  桐城某职高教师、网友桐溪居士陪着妻子看了该剧,他笑称,剧中台词、场景多次出现桐城,对扩大桐城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他总结这种“隐性宣传”成功的启示是: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老百姓看得到(电视家家都有),看得懂(电视剧通俗明白),喜欢看(有明星,有情节)。他还说,期待有一天能够出现桐城的编剧,编桐城的故事,以桐城为主场景,请大导演和明星来拍成电视剧或电影。

  安庆作者顾泉林在《安庆日报》1月3日针对该剧与桐城宣传的评论中说,“《老有所依》牵手桐城赢在文化传统,城市的美誉度一直追随着《老有所依》的收视率与影响力的扩大而相得益彰”、“这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与成功。”确如其言,桐城人热衷于宣传自己的故乡,盖因自己的家乡“拿得出手”,要文化有文化,要看像有看像;而桐城人故乡情结的文化自觉表现,也十分令人感动。

  养老,离我们还有多远?

  养老问题有多严峻?剧集刚开播,赵宝刚就通过剧中三家人的生活状态,把父母年老可能面临的状况、年轻人如何兼顾父母养老和事业等问题和矛盾一一列出,让不少观众看完之后都表示好压抑、好揪心。著名作家韩浩月在该剧评论中认为“《老有所依》有着鲜明的主题和朴素的叙事,可以视为赵宝刚十余年来最为贴近现实的作品”。

  本地一网友看完该剧后感慨:“看《老有所依》才意识到异地的养老问题多现实,等到我能在广州扎根,我的父母又该怎么照顾?”桐城某保险公司经理齐金兰说:“看这部片子后非常感动,我们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60后’,对父母养老问题有切身体会。”许多观众看完剧之后表示,原来以为养老是很遥远的问题,但其实就在眼前。而该剧集中反映的独生子女养老负担过重、养老体系不健全等种种现实问题,也引起桐城人关于推进养老体制改革、加强家庭伦理教育等多层次的思考。

  桐城市民政局局长汪习军介绍,根据全社会老年人口发展速度和养老服务需求状况,推进养老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目前该市公办养老服务机构16家,民办养老机构4家。他认为,重视民办养老机构,逐渐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局面,探索建立体现城乡不同特点的服务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尤为重要。

  李文 张德恒 罗秋娟 摄影报道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