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中,突出四优造林,城乡一体,统筹推进。
优化造林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和企业为主体,积极发挥财政投入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创新造林绿化机制,积极推广股份合作、招标承包、反租倒包等经营形式,调动社会各类主体踊跃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鼓励林农合作造林、与企业大户联营造林,促进规模化发展,推进集约化造林。
优化造林品种。科学编制方案和作业设计,优化造林树种,提升整体绿化效果和品位,注重推进林苗、林经一体化,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打下基础。在品种上,除意杨、国外松等“老牌”树种外,广玉兰、桂花、香樟、朴树等乡土树种均成为绿化“主力军”,同时,也拉动苗木花卉产业迅猛扩张。
优化造林资金。该市坚持产业化思路、市场化运作,以农民为基础,建立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多元化造林主体。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大户造林投入资金多元化,解决了造林资金的不足而制约林业发展的难题。今年该市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大户造林投入资金达3036万元。该市列入全省5个现代农业项目(油茶)实施县之一,连续3年争取省级资金600余万元。市财政投入配套资金120万元。2014年新栽油茶1万亩,茶油系列产品年销售达7000万元。
优化造林服务。开展百名林业科技人员赴造林山场地块,进村入户,现场技术讲解、栽植示范示范活动。同时开通咨询电话,发布信息,及时调剂林木种苗,为林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近两年,该市完成新造林5.6万亩,森林抚育4万亩,开展多种绿化创建活动,绿化投入超过5亿元,新增绿地面积226万平方米,森林活立木总蓄积达247万m3,森林覆盖率29.42%,初步形成林水相依,森林拥抱城市的绿化特色。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省级森林城市”、“全省油茶发展先进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进单位”等殊荣。(黄武 张宏兰 张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