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现有3家出租车公司,车辆577台,员工700多人,党员10名;1家公交公司,车辆67台,员工70人,党员10名,分别建立了行业党支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党旗引领、温馨交通”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使行业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坚持开门纳谏,解决民心所望。该市公交和出租车行业党组织坚持开门纳谏,在公司总部和公交车上设置征求意见箱,召开司乘人员、市民代表、运管部门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广听民意;拓宽征求意见建议渠道,在部门网站和政府市民论坛上发起“我为公共交通献一策”活动,引导广大网民围绕公交路线如何调整、站点如何设置、票价如何规范等展开激烈讨论;行业支部同运管部门组成专班,到街头坐公交、拦出租,亲身体验,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截止目前,通过各种途径,已经征集到关于调整线路布局、规范票价执行、遵守交通规则、美化车容车貌、提高司乘人员服务水平等方面意见建议63条,立即整改落实51条,其中三条公交线路、七处公交站牌得到了调整优化,党支部将整改落实的事项利用公示栏和车载媒介公示出来,以不遗余力的整改决心和问题的实实在在解决,换来了市民积极进言献策的热心。
推行“五零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两个行业支部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在司乘人员中全面推行“五零服务”,即受理“零推诿”、方式“零距离”、任务“零积压”、服务“零差错”、群众“零投诉”,开展文明服务、诚信服务、廉洁服务、优质服务竞赛,促进驾驶员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准;促进全市公交和出租车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完善诚信体系、规范经营服务行为,更好地为乘客提供优质交通服务,打造服务品牌。结合对司乘人员的考核考评,加大对“五零服务”活动成果的运用范围,自活动开展以来,全行业涌现出好人好事上百例,为乘客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举报投诉现象明显减少,市民满意度大幅提高。
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三创”活动,激发服务热情。在党员驾驶员中广泛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领导点评、员工互评、群众评议,创先进单位、创满意车辆、创五星级党员”活动。在党员车辆上悬挂“党员示范车”标识顶灯,车内设承诺和标志牌,充分展示党组织和党员风采,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创争意识和服务热情。活动开展以来,所有党员驾驶员都率先做到穿着得体、待客热情、举止端庄、服务周到、车容车貌整洁。在活动中,形成了优秀党员带普通党员、普通党员带其他司乘人员的承包责任制,带动公交和出租车行业整体爱岗敬业、诚信经营、文明服务的新热潮。
开展暖民心益民生活动,牢树服务理念。出租车和公交行业常年参与市交通音乐广播电台联合组织开展“绿丝带”活动。在全市重大活动、中高考等人流较为集中时间进行爱心免费接送,五年累计免费接送近万人;与市敬老院等单位协议,对孤寡、病疾、残障等特殊人群实现“三定”(定人、定点、定时)和预约服务;对行业家庭困难员工和支部结对帮扶对象进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以及针对突发事件中应急保障等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真正将群众路线带进千家万户,将服务宗旨内记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此次活动取得了“支部建设更强、党员队伍更好、服务群众更优、发展成果更多”的良好效果。
进行群团共进示范创建,引领服务风尚。根据《桐城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各支部每年按20%比例评选出优秀驾驶员,由市委组织部、非公工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分别授予“党员示范车”“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巾帼示范号”等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授予各种称号的驾驶员,在证件年审、继续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驾驶员争做行业标兵。在进行第一批次评比后,该市已为符合条件的42台车辆免费更换了标识顶灯,为驾驶员制作服务卡和党员承诺牌及车身活动标语,共计投入资金2万余元。对获得殊荣的驾驶员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党建与群团共进,为出租和公交行业赢得口碑,对全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群众路线教育注入正能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潘忠贤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