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桐城供电公司农电工黄春富二、三事
无论是刮大风时,还是下暴雨后,村民们会经常看到一位中等身材的人,头戴安全帽,肩挎工具包,手握绝缘棒,巡视在桐城市新渡镇金圩村排湾组的那片近60亩的白杨树中间的低压线路上。他就是该村的农电工黄春富。
这一大片的白杨树,当年在农网改造低压线路安装时,因为没有办法让得掉,后来白杨树越长越大,枝桠也越长越多,一遇到狂风暴雨或者是大冻暴雪之时,常常是树倒桠断砸到电线后造成停电。每年的春夏和秋冬,黄春富总是突击几次砍桠削枝,天气恶劣时还时常巡查,力保村民正常用电。除了担负站里突击移线架线、竖杆、常规的线路检修、维护等任务外,他还负责金圩村31个村民小组近900户的抄表任务。每月月初,他都是先用两、三个工作日一家一户记下电表数字,然后再将电费通知单送至各户。对全村50多户空巢老人,他就每月主动给他们代交电费。
2007年春夏之交的一个下午,雷阵雨瓢泼而下,一声炸雷打坏了金圩村下半段甘湾、小湾和排湾等村民组的30多户的用电保安器。大雨刚住点,农户的求救电话打来了,黄春富背上工具袋,跨上摩托车,赶至出事地点。面对一个个急需用电的农户,他将损坏的保安器一个个拆下来,重新安上新的,直到晚上8点钟,所有毁坏的保安器才得以全部换装完毕。80岁的老党员姚学忠感动地说:黄师傅,没有你及时赶到,夜里我们就只能摸黑了。
2010年除夕,黄春富家的饭菜刚端上桌子,全家人正准备吃年夜饭时,有村民打来电话说,金圩村下半段5个村民组停电!得知此讯,黄春富二话没说,跃上摩托车消失在黑夜中。当车骑至小圩电灌站时,远远就听见变压器下人声喧哗,眼见跌落保险上闪射的电火花,黄春富迅速用绝缘棒敲下跌落保险,爬上接线架,将烧坏的保险卸下来,立马换上一个备用保险后,供电恢复正常。
当下的乡村,人们每时每刻已离不开电,正是有许许多多像黄春富师傅这样的默默奉献者,村民们才能够在夜晚的灯光下读书写字,看电视、上网。他们真正是黑夜里光明的守望者。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