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庆日报:桐城创新举措整治农村土地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市按照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部署,积极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促进了耕地保护,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该市共开发整理土地项目7个,总建设规模5575.85公顷,规划新增耕地375.66公顷,总投资达15696.97万元。

  桐城市以村、镇为基本整治区域,全域规划,对区域内的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结合农业生产等规划,统筹安排农村生产、生活、居住建设、生态用地布局,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科学制定和实施村庄改造、整治计划,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加大对分散的自然村落进行改造、撤并,集中兴建农民新居,农民按照一定标准,以旧宅基地置换聚居点居房。对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统一配建,打造风格鲜明、整体美观、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

  为整合各种涉农资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桐城市对不同部门、不同渠道的资金,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土地整治由国土部门投入,村村通由交通部门投入,水利基础设施由水利部门投入,农田改造由农业部门投入,农村安全饮用水由建设部门投入,各种支农资金的来源渠道和使用方式不变,集中向土地整治项目区倾斜。通过政府投入和农民自筹解决,对建设用地置换和增减挂钩建新地块,按每亩4.2万元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专项资金,拆旧地块拆迁安置和复垦费用每亩3.8万元。成立土地整治投资公司作为政府融资平台,共筹集1.5亿元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土地整治。

  桐城市按照“先示范,后推开”方针,对难度较大的拆迁安置,对新居民点建设,选址时考虑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尽量选择在交通便捷、地势平坦、位置适中的地方,户型设计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保留平房和院落,在保持统一美观的前提下,根据农民的经济条件,尽可能提供多种设计样式。全市18万户农户、农村居民点用户16万亩,通过村庄和土地整治,全市每年实施的县级中小土地整理项目可新增耕地约2000亩左右,使耕地做到了集中连片、田块平整、渠网配套、道路畅通、绿化整齐,建成了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和集约化农业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为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做好规划设计、水利工程、道路修建、土地承包、拆迁安置、资金管理等方面工作,桐城市成立土地整治领导小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将土地整治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形成了党委、政府主抓,国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配合的工作格局。对建设用地置换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定目标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各单位,成立督查组,每月对各地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在该市通报。 (通讯员 彭旵生)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