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一旦拥有成熟的品牌,就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以后,我们的订单就逐年增长,国内市场也同比翻番!”谈到品牌的作用,总部位于桐城的安徽鸿润集团董事长夏吉国很感慨,鸿润羽绒被的生产和出口量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24.8%,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桐城,像鸿润这样由品牌助力实现快速发展的企业,还有金光、华祥、盛运、霞珍等,它们共同组成了桐城的品牌群体。近年来,该市为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紧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第一季度,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累计完成98.36亿元,同比增长59.7%;实现工业增加值24.64亿元,同比增长35%;包装印刷、羽绒家纺等几大重点行业完成工业产值累计达88.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90%。
实施品牌战略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既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又能够推动区域经济提速。桐城民营企业起步早、发展快,号称“安徽的温州”,该市从1986年开始,连续26年把“强化品牌意识”写进工业发展“一号文件”,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为企业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商标知识培训班等形式,深入宣传商标法律知识,把新增2—3个国家级著名商标写进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获得国家级商标、名牌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目前,桐城拥有7个中国驰名商标,是安徽县域中数量最多的。政策发力的同时,该市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良性发展局面。该市工商部门创新工作思路,不但对企业商标注册、申报实行全程跟踪“零距离”服务,而且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盘活企业的虚拟资产,将商标无形资产转化成“真金白银”。
在实现品牌经济扩散效应的同时,桐城也注重通过掌握技术标准的话语权取得市场主动权。桐城市输送机机械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形成了覆盖20大系列100余个品种连续输送机械设备及配件生产能力的产业集群,成为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该产业从业人员近万人,产值近20亿元,该市华祥实业、美祥实业、金庆龙机械制造、汽车部件、攀登机械等多家企业参与起草制订行业、地方和国家标准。2011年,中国机械联合会授予桐城市“中国输送机械名城”称号,这是该市主导产业获得“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刷业城”等国家级产业品牌之后获得的第四个重量级国家级产业品牌。
坚持科技引领
该市以科技项目为抓手,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重点,全面加速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位于该市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华祥集团是一家主要生产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企业。通过与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多家高校院所结成战略联盟,联合开发了多缸内燃机缸套、多缸铝活塞以及曲轴等30多个产品。今年3月,该市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扎根华祥。现在,该企业年产内燃机配件超过2000万件,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该市还进一步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每年安排2000余万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强化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积极为企业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对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在税收政策上给予较大优惠,同时还单独奖励8万元,对获得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奖励1万元,近年来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已达20%以上。该市还通过建立完善行业技术协会和行业技术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实现自主创新、产业集聚。(潘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