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庆日报:久病床前有孝媳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桐城市龙眠街道长生居委会,却有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从婆婆手中接过“接力棒”,二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姨妈—陈秀兰老太太,她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久病床前有孝媳”的人间真情。她的名字叫赵玉芳。

  现年74岁的陈秀兰老人是赵玉芳婆婆陈菊兰的妹妹。陈秀兰老人年轻时就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后来渐渐瘫痪在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靠着母亲和姐姐照顾。母亲去世后,陈秀兰由已出嫁的姐姐带在身旁照料着。1983年赵玉芳嫁到了这里。婆婆年岁大了,再也无力照顾瘫痪在床的妹妹了,赵玉芳毫不犹豫地接过了婆婆手中的“接力棒”,既要照顾婆婆,又要照顾婆婆的妹妹。陈菊兰老人临终前,嘱咐儿子陈贤进和媳妇赵玉芳一定要替她照顾好妹妹。赵玉芳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说:“妈,你放心,我会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照顾好姨妈。”赵玉芳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随着孩子的相继出生,赵玉芳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既要服侍姨妈,又要照顾孩子。无论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她都无微不至地为姨妈做好饮食起居中的每一件琐碎事情:穿衣喂饭,盥洗梳妆,求医问药,端屎倒尿……平时还挤出时间在床前陪着老人拉家常。

  陈秀兰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夜里还常常起夜,三更半夜睡得正香的赵玉芳,只要听到姨妈房里有一点动静,不敢迟延,立马起身帮助姨妈。

  2007年,赵玉芳夫妇还将陈秀兰老人住的土坯房改建成了砖瓦房,为了排遣老人的孤单,他们把家里唯一的一台电视机放在姨妈房里,还专门为她安了一部电话。在赵玉芳的言传身教下,四个子女对陈秀兰老人更是无比尊敬。赵玉芳的大女儿出嫁在安庆,每次回来总是大包小包拎着吃的穿的,送到老人床前。赵玉芳的孙子已有五岁,他也经常将好吃的塞到陈秀兰嘴里,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来到老姨奶奶的床前给她讲故事,常逗得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卧床半个世纪的陈秀兰老人,在赵玉芳一家的精心照料下,从未生过一次褥疮,目前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状况很好,身体也很健康。通讯员 郑锦 汪玲 孙传银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