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庆日报:桐城加快建设美好乡村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桐城市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创新工作机制,打造特色品牌,建设一批全省领先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该市计划每年重点培育建设30个左右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每年治理改造100个左右自然村,重点整治村庄环境综合。到2016年,实现全市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市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实施村庄建设工程

  桐城市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优先选择镇政府驻地村、特色产业村、交通干道沿线村,增加功能、完善配套;重点筛选景区周边村、古民居集中区、城市近郊村改建、扩建;依托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库区移民、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等项目的实施,新建中心村。整体推进中心村水、电、路、气、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全体村民,扎实推进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和公共场所亮化。科学选点、合理安排,提升一批精品示范村,引导发展特色村庄,发挥品牌效应。从2013年起,每年要按照不少于培育中心村20%的比例建设特色示范村。

  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该市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乡镇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起以“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为主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和卫生保洁制度,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加大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争取5年内全市农村河道沟塘基本疏浚一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以农村沼气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建设,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大力实施“村村绿”和绿色家园示范建设活动,推进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设。到2016年,开展整治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努力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森林村庄。

  实施兴业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土地规模流转、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每个示范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和冷链产业发展,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直采配送等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模式。面向农村居民生活需要,积极发展通讯、文化、餐饮、旅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农民职业技能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升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管理水平,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土地营运、实体带动、服务创收和资本运作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实施管理创新工程

  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统筹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探索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加快健全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统筹建设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相结合,实行“一站式”服务。发掘、保护、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等多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争取到2016年每个镇建有一支农民文艺团队。 (通讯员彭旵生)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