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增强村干部“双带”能力,桐城市认真组织实施,注重教育质量,促进成果转化,2007年以来共举办了4期村干部学历教育,214名村干部通过学习取得了大专学历,圆满实现了“一村一大”的村干部学历教育阶段性目标。
规范学员选调蓄足发展后劲力
每年3月份,桐城市都要进行一次村干部学历教育动员摸底,鼓励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致富能力强、有一定技能特长的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干部、“双培双带”示范户、农村小能人等参加学历教育。村“两委”换届后,要求新任村“两委”正职、新进“两委”班子人员必须接受学历教育。学员遴选严格按照在个人报名和党员群众推荐的基础上,再经村党组织研究、镇街道党(工)委审核、市委组织部审批的程序进行。遵循先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再到村“两委”其他成员,然后到村级后备干部、“双培双带”对象或其他发展能人的原则,分期分批有序进行。根据农村实际,科学设置实用型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现代农业和农业实用技术等专业课程。
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培训受欢迎
为精心优选办学单位,桐城市先后与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农业大学成功合作了两期。建立教学评估制度,每学期组织学员对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管理水平等进行满意度测评评议,及时反馈意见建议。教学形式多样,将教师讲解、电化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观摩、创业指导和学员现身说法等有机结合,从“双培双带”示范基地中择优确定了2个实训基地供学员观摩实践。实行送教下乡,使学员方便学习、减轻负担,近年来共送教下乡6次。将“小学教”活动、换届后村干部培训、村干部日常培训与学历教育对接,积极引导和跟踪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运用。通过外地请、本土挑等形式,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学员学习渠道,共聘请“客座教授”和专家学者5人次,选聘优秀村干部和发展能手11人次为学员授课。
加强教学管理力求学习高质量
桐城市主动协助承办学校加强教学管理,与承办学校协商制定了学籍管理、考勤、请假、成绩评定等管理制度。函授期间保证自学质量,面授期间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证面授的时间、次数和参学率,面授结束后组织考试,成绩合格记入档案。对学习马虎懈怠,抱着“混张文凭”想法的加强批评教育和思想引导。每一期学历教育结束后,评选表彰10名左右“优秀学员”,树立认真学习、学有所获、学用相长的良好导向。认真落实村干部学历教育经费,对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做到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市财政每年安排了相应配套资金,同时要求镇、村配套一定资金,保证学员个人承担的学费不超过20%。
注重学以致用确保教育显实效
桐城市将村干部学历教育纳入“三级联创”活动进行考核,与办学单位建立了稳定、长效的工作联系制度,安排专人跟班参与学员管理,妥善解决学员工学矛盾和面授期间的食宿问题。通过实施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村干部“一好双强”覆盖面,扎实推进“双培双带”等农组载体建设,注重引导学员学以致用、大胆创业,切实增强了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近年全市建立了畜牧、水产、优质粮油、茶叶、茧丝绸和苗木花卉等六大“双培双带”示范基地群,新增“双培双带”示范基地400个,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5个,带动入社农户年均增收2700元。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农业发展项目和组织。 (通讯员 陈俊 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