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进方向。认真研读十八大报告是一次统一思想、铭记使命的精神洗礼。结合桐城的发展实际,我思考了很多,给我感触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为民、务实为取向,来一次工作理念、工作作风的深层变革。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时,不念全文只念要点,体现了务实求真、真抓实干的作风和态度。同时,习近平同志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记者见面会上,用质朴的语言,多次提到“人民”和“责任”,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又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真正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务实转变。对于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牢牢把握党的执政使命,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生命线,来一次工作作风、工作理念的深刻变革,坚持从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实事求是,务求实效,让人民群众能真正感受到作风建设的成果,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建设成效取信于民,赢得民心。
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大胆探索。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对于地方发展来说,创新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动力和源泉,是实现追赶跨越目标的关键所在。就安庆而言,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不遗余力地实施人文兴市战略,把桐城文化培育成为赢得未来的现实竞争力。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进程中,桐城市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紧扣“经济工作做到极处就是做文化,文化工作做到实处就是做经济”的指导思想,围绕包装印刷、佛光铜艺、玉雕文化、旅游开发等产业,发挥文化软实力,在发展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让文化与经济实现交融发展。以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和文庙为中心,以宰相府、六尺巷的修复重建及“三街一巷”的修葺保护为辐射脉络,构建桐城文化的展示区、体验区,使散落的历史文化碎片串珠成链,使珍贵的历史遗存相连成景。大力实施黄梅戏振兴规划,打造《胭脂湖》、《六尺巷》、《惊天一兰》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戏曲作品。以建设合肥经济圈“文化休闲基地”为目标定位,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将桐城派文化、名人文化、建筑文化开发成一个个内涵丰富、魅力十足的旅游景点,强化孔城老街、黄梅酒业文博园、活海欢乐水世界、投子山文化园、玉雕文化产业园的品牌效应,不断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让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毫不动摇地推动美好桐城建设,加快建成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目标、新举措,对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要大兴学习思考之风,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多给自己留点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二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务实求真能力。调查研究是求真务实的前提。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驻村蹲点调研等活动,做到不仅“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深入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接面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及时作出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决策部署,推动工作不断前进。
三要大兴创新创业之风,提高发展创造能力。加快发展、推进创业是居民增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持久动力。必须大力弘扬创业精神,积极培育创业文化,努力营造崇尚创业、支持创业、竞相创业的良好风尚,致力形成“人人想创业、家家上项目、户户有老板、个个会赚钱”的生动局面,致力形成“政府鼓励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必须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坚持招商引资与培育本土企业相结合,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健全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
四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我们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基层党组织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市委常委、桐城市委书记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