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中安在线:桐城市“六大行动”给力美好乡村建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领导协调、贯彻执行、管理服务作用,凝聚农村党员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动力热情,桐城市实施优化升级、先锋领航、示范辐射、阳光理事、素质提升、凝心聚力等“六大行动”,夯实美好乡村建设组织保证。

  “优化升级”行动不断充实党组织领导力量。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流动党员中建立不同类型党组织。对符合设置党委、党总支条件的村党组织,完成党组织设置调整,提升拓展党组织功能,今年1月份以来新成立2个村党委。结合中心村建设,同步建立中心村(社区)党组织。对力量薄弱、班子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的村党组织,采取有力举措整顿转化,今年已调整2名不称职村党组织书记。对党组织力量强,工作基础好的,督促进一步树高标杆,增强发展意识,争取同步建成同时美好乡村和农村党建综合示范村。

  “先锋领航”行动充分激发带头人动力热情。大力拓展渠道,放宽眼界,着力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对开展中心村建设的村,优先安排选派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加大支持力度。将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为省“523”工程教育培训范围。通过到外出观摩考察、实践锻炼、专题培训等途径,重点培训美好乡村建设村党组织书记,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强信心。优先安排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的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认真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一诺双评”活动,将美好乡村建设成效与村干部待遇挂钩。将美好乡村建设中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破格选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或聘任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示范辐射”行动有效彰显农村党员模范作用。开展党员全员承诺,发挥党员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转变观念、政策宣传、带头示范、攻坚克难等方面的模范带头和辐射带动作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党员承诺践诺制度的意见》,将个体承诺与组团承诺相结合,引导党员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特长,重点围绕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具体事项开展承诺、践诺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在中心村建设、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走前头、作表率,引导农民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建设。

  “阳光理事”行动疏浚基层民主活力源泉。进一步巩固扩大“阳光村务工程”成果,规范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党员议事会”制度,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程序和内容,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根据美好乡村建设任务情况,适度推行“组级党群理事会”,明确职责权限,规范议事规则,保证党员群众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自我管理、自我决策,保障党员群众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素质提升”行动培养造就农村实用人才。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依托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双培双带”示范基地等,发挥远程教育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用,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农村经纪人等为重点,有计划举办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村经纪人培训班。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双技”培训,与市邮储银行合作实施“双培双带”纵深推进计划,为农村党员群众、大学生村官创业兴业提供学习培训、贷款优惠、评比表彰等支持。

  “凝心聚力”行动强化整合多方帮扶力量。充分发挥村镇规划建设指导员作用,做好中心村建设规划,指导开展村庄整治工作高效开展。引导大学生村官发挥优势,争当美好乡村建设宣传员、组织员和协调员。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四联四强双争”工程,在全覆盖的基础上,优先安排镇级单位和企业党组织与中心村建设村党组织“X+1”结对。发挥市直单位和规模企业在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帮扶支持美好乡村建设任务优质完成。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权益保障等服务,帮助流动党员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和支持美好乡村建设。(陈俊 何毅)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