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桥村,有几排整齐布局、清一色青砖黛瓦的两层“别墅”。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良,离桐城市区只有几分钟车程,而且配套设施齐全,种种优点,看起来倒像是房地产广告,实际上这“别墅”是不卖的,村党支部书记叶信春就说:“城里人愿意多花一倍的价格买一幢咱这儿的房子,我们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里是官桥村的山区移民安置点。蜈蚣组的叶顺林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敲开门走进他的客厅一看,装修也很豪华,硕大的水晶吊灯悬于宽敞亮堂的客厅之上,液晶电视、立式空调、组合沙发布设其间,旋状楼梯通向二楼的卧室。地板砖、大理石多是洁净的白色,窗明几净,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看起来倒不像是单身汉的房子。
说起来叶顺林就是因为住在山上,才导致妻子离开了他,落得这个快50岁的汉子,现在还是单身。其实叶顺林家境还算不错,这几年都在国外打工,因为人勤快机灵,很受老板的赏识,也赚了不少钱。这房子盖了十多万,装修又花了十多万,家中还有些积蓄。
自从年前住进了新房子,叶顺林给家里再找个女主人的愿望更加强烈,当然也变得更容易了。“亲戚朋友也介绍了几个,就是还没有投缘的。”叶顺林笑着说,以他现在的年龄,还有以往感情受伤的经历,他是耗不起了,找就要找个踏实过日子的。邻居叶顺银开起他的玩笑来:“住这么好的房子,他的眼光也高了。”
叶顺银也是蜈蚣组的,同时还是这块安置点施工方负责人。“大家都说自家人盖的房子放心。”叶顺林说,这房子是赚不到什么钱的,每栋二层楼都是176m2,造价却不到20万元,“但对质量我们要求很严,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而且我自家的房子也在这一起盖的。”
叶信春告诉记者,官桥村虽离桐城市区并不远,却多山区,蜈蚣、船形、老屋、谢湾等7个村民组的村民出行非常不便,还要面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为改变这一局面,村两委在原官桥轮窑厂取土区选址建设12000平方米的移民安置点。目前,安置点一期43户规划统一的两层楼房已基本建成,年前已有14户装修完毕入住。后期道路硬化、自来水、供电、燃气、有线电视以及污水管网完善和道路两侧管线入地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正在进行。何飞 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