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城西有个保障房小区叫做“幸福里”,离桐城市民政局不远,位于城区繁华区域,占地7200m2,容积率却只有1.3,绿化率达到35%。
抛开数据,走进小区,也是通常商品房的样子,这个2010年竣工的小区还是很整洁的。上午10点左右,当记者敲开住户吴先萍的房门时,许多邻居正在帮她摘菜准备午饭。被打扰了闲聊,邻居们也各自回家了,吴先萍却无法站起来送她们一下。从娘胎出来,她就双腿残疾无法站立,靠着双手撑着小凳子爬行。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吴先萍家中的灶台、水池、淋浴喷头都安装得很矮,不到一米高。廉租房不是很大,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吴先萍和她89岁的老母亲住也够了。她现在的状况是没有收入的,完全靠低保和残联的保障金过活。
这就是吴先萍的生活,说到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幸福事。但是记者与其聊天的这几十分钟里,她始终是面带笑容,而且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年轻时,她自力更生在街边卖豆腐干,以至于与记者同行的许多桐城当地人看见她都很面熟。如今已经无力做买卖了,她又幸运地住进了这个每月租金只要70.6元的房子。“这个地段这样的房子没有500块是租不到的。我和妈妈以前租住的都是快要倒的房子,还贵得很。”
“想得开,天天哭也不是事”,“哪能事事如意,凡是都往开心想”,吴先萍总是把这些挂在嘴上。吴先萍说她的朋友很多,她行动不便,邻居们也乐于到她家陪她聊天。平常人看来,吴先萍是不幸的,可在吴先萍看来自己却是幸福的。看来,她的好人缘应该是来自于其豁达乐观不怨天尤人的好性格吧。
幸福里246户居民,多是无房的低保户,通过申请、摇号、公示等程序住了进来。像幸福里这样的保障房小区还有很多,2008年至2012年,桐城市共建设廉租住房2086套,建筑面积88167m2,总投资13121.7万元;2011年、2012年共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928套,建筑面积105071.73m2,总投资12371万元。
巧合的是,桐城的保障房小区似乎和“幸福”二字有缘。当天上午,记者又来到位于文昌街道石河村的幸福春天保障房小区的工地。较于幸福里,这里更显大气,多是小高层的建筑。桐城市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包括幸福春天,2013年,桐城市计划建设廉租住房108套,建筑面积5400m2,总投资972万元;计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785套,建筑面积47100m2,总投资8478万元。建成后,会有更多人享受到保障房带来的小幸福。 何飞 张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