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以来,桐城市持续高温无雨,水稻旱情和高温热害不断发展。据统计,该市农作物受旱总面积达39.8万亩,严重影响到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面对严峻灾情,该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到抗旱第一线,打头阵、当先锋,与受灾群众携手奋战,共克时艰。
干部发挥“主心骨”作用,靠前指挥。该市自旱情发生以来就高度重视抗旱减灾工作,先后召开2次专题会议,及时启动抗旱Ⅲ级响应预案,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在抗旱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基层各级党组织把抗旱救灾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战场,作为评价、检验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县级领导干部实行分片包干,带头深入抗旱救灾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查旱情、暖民心、办实事,积极有序地开展送温暖、送服务、捐款捐物、结对帮扶等活动,全力支持抗旱工作。
发挥党员组织的职能作用,靠前服务。旱情发生以来,该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抗旱工作合力。水利部里组织党员深入灌区、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旱情,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科学调度、统一分配,组织党员群众整修河道、沟渠、引水管道等,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农业部门建立了日报告、日抽查、分析会商、情况通报等制度,成立了5个农业专家指导组和3个抗旱督导组,配合乡镇抓好灾情调查及统计,指导群众科学抗旱和生产自救,并开展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培训和指导。财政部门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将上级补助资金紧急下发到各旱灾区,确保抗旱救灾资金迅速到位。电力、交通等部门加强行业监管,扎实做好抗旱用电、道路等保障和服务。
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靠前发动。为减轻受灾程度,该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动员组织广大党员群众扎实开展抗旱自救,着力缓解旱情。各镇、街道通过成立党员抗旱先锋队、专业技术服务队、党员与群众“结对子”等形式,深入发动群众,强化宣传引导,逐村逐户进行排查摸底,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安全。该市金神镇遭遇旱情较重,该镇党委组织开展“抗旱保收、党员先行”活动,抽调60余名镇机关干部担任抗旱救灾联络员,发动群众利用沟渠、水圩、机井等水源浇灌水稻、大豆等农作物,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孔城镇党委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机关干部驻村驻户组织抗旱,积极协调解决抗旱资金、物资等实际问题。大关镇党委成立2支抗旱技术服务队,深入到旱情严重的村组,为科学抗旱提供技术指导。
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靠前抗旱。面对旱情,全市3万多名党员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发扬不怕吃苦、冲锋在前的奉献精神,在抗旱保苗一线彰显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自7月份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包村、包户、包田块,全天候蹲守在农家地头。新渡、双港、吕亭、龙眠等地党组织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形式,组织党员在抗旱保苗一线践行先进性,日夜守护在提水机械旁,活跃在沟渠疏通、稻田灌溉等现场。范岗镇新天地公司1.8万余亩水稻因受到严重干旱,面临绝收危险。公司党支部组织30余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动用近20台挖掘机,日夜连续作业,清理疏通河道,将嬉子湖水引进龙眠河进行提水灌溉,及时缓解了水稻旱情。孔城镇姜范圩村的老支书陆齐根,年龄已过花甲,抗旱保苗时刻冲锋在前,带领村两委干部和群众在提水站与沟渠间奔走。大家纷纷劝他,“外面太阳毒,事情交给我们年轻人办”。但他说,“热点累点没有事,在一线跑我心里踏实。”朴素的话语,折射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李卫 张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