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桐城市周密部署,迅速启动,通过采取研判形势、加强领导、严肃纪律等举措,为全市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开局和有序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研判形势,剖析问题,为换届选举“把脉问诊”。
一是调查研究先行。早在去年底,市委组织部农组办、研究室等科室深入部分镇、村,对全市村级班子、党员队伍建设状况进行全面调研摸底。向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书面征求换届选举工作意见和建议。经认真梳理归纳,共收集到120多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民主评议先行。年初,组织各镇、街道集中开展了村干部任期考核、“一诺双评”活动,并将考核和评议结果作为今年村“两委”候选人提名的重要依据。三是充实调整先行。对年龄偏大的村干部,积极做通工作,主动让贤,让能力强、年龄轻的村干部及时补位,挑起重担,进入角色;对班子不健全、能力偏弱的班子及时充实力量,配齐配强。目前,全市共选派、提拔20多名村党组织书记,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提升了战斗力。四是矛盾调处先行。会同市民政局对全市17个“难点村”和16个后进村开展治理整顿工作,查找不足,合力攻坚,限期整改,务求实效。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织机关干部逐村深入走访排查和化解可能影响换届选举工作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加强领导,规范操作,为换届选举“引领方向”。
一是健全相关组织。市委成立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人大、市政府、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纪检、组织、宣传、政法、民政、公安等17个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7个指导组,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做到领导、人员、经费三到位。明确了10项换届指导组工作职责,并细化督查要点。对换届选举工作每个阶段、每道程序、每个步骤的督查内容列出清单,指导组按清单逐一检查验收,严格把关,实行销号制,确保法定程序不简化,规定步骤不减少,民主权利不削弱。二是开展动员培训。7月初,召开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组织、民政、妇联等部门分别就换届业务工作进行了系统培训。对大学生村官参选进行了专题培训,宣传政策,释疑解惑,动员他们积极报名,接受组织挑选,全市共有9名大学生村官表达了参选意愿。三是规范操作流程。编制《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规范和流程》,细化分解节点任务,对每一阶段的时间进度、工作任务、工作标准、注意事项、牵头单位、协同单位都作了具体安排,做到环环相扣,无缝对接。
严肃纪律,强化宣传,为换届选举“保驾造势”。
一是大力宣传换届纪律。印制《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一封信》,发到每个党员和每个村民家庭,大力宣传“公推直选”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操作规程和“十个严禁”等具体内容,公布了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严格遵守“十个严禁”,引导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坚持党性原则,坚决抵制和监督拉票贿选行为。全市共发放公开信2万多份。同时将省委组织部,省政厅有关换届纪律文件通知转发镇、村,要求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二是严防拉票贿选行为。会同市纪委、市民政局联合下发《关于预防和治理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拉票贿选行为的通知》,明确了3种拉票贿选的主要表现形式,规定了10种严肃处理方式,开通了信访、电话和网络“三位一体”的举报平台,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查处专办制度,健全选票评估机制。规定凡情节比较具体、线索比较清楚的举报案件,要限时快办快结,对选票结果与组织平时掌握的情况差别较大的、推荐选举后有群众举报的,认真组织调查和处理。三是开展“换届我承诺”活动。组织7个类型换届参与人员签订了3000余份严守村“两委”换届纪律承诺书,并将承诺内容在政务、村务公开栏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力求有诺必践,一诺千金。包遵陆 李卫 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