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桐城市决定从2010年开始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及清洁工程工作,并列入到该市40项民生工程。从2010年至2014年,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约5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实行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
农村危房改造
为困难家庭构筑幸福生活
为帮助农村困难群众改善居住条件,解决基本居住安全问题,桐城市自行拿出资金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该市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每户组织贷款2万元,5年内农户按期归还贷款时,政府除全额贴息外,另奖励每户3000元作为危房改造资金的补充,实际上受助农民除无偿借用20000元本金,5年到期后只需偿还17000元。2010年该市申报批准的388户,贷款已基本发放到位,部分危房户搬进了新居,今年首批申报批准的518户,贷款正陆续发放中,部分危房户工程已开工建设。8月份,桐城市又被我省列为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扩大试点范围,下达1300户的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任务,补助资金1040万元。
该市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中,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完善功能”的总体要求,做到严格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打造特色。并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村庄整治、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能源沼气、地质灾害点治理等项目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项目和资金的叠加效应。严把质量关,从各个环节上从严把关,在注重特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质量、安全的监管,真正建成人民群众的“放心房”“满意房”。该市今年确定3个危房改造集中试点区,在选点布局、户型设计和公共设施配套方面,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建房标准。为发挥资金效益。对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三控制”,控制年度危改户数,不能盲目冒进;控制建房总面积在40至60平方米,控制不同类型户的补助标准,统筹考虑,科学分配,实现资金总量的平衡。在建设标准的把握上,农村危房改造以满足居住安全为前提,以经济适用、方便生产生活为原则,合理控制建筑面积和总造价,不贪大求洋,尽量减轻农民负担。
为把好事办实,实事办细,该市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市级财政部门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人核算、封闭运行。危房改造工作上,严格审查把关,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公正、公平、公开,在已开展过的农村困难群众无房户和危房户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户主申请、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镇街道审核、市审批”和“三榜公示”的步骤,采取“实地看、逐户访、认真核、反复比”的方式,按住房破旧程度、家庭经济条件进行筛选,认真做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户审核、审批工作,做到确定对象条件符合、群众公认。严格贷款程序。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帮助群众了解和掌握办理危房改造的程序,发放贷款的银行将贷款办理的流程以“明白卡”的方式发放到每个危房改造贷款对象的手中,确保贷款资金及时发放到位。加大对贷款资金的管理使用力度。通过资金叠加,资源整合,大大助推土地增减挂钩、地质灾害点等项目区的建设步伐。各镇、街道积极协助发放贷款的银行与每个危房改造户签订使用协议,确保贷款资金专项用于危房改造,不挪作他用。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有效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危改户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使这项工程真正成为一项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
农村清洁工程
清洁乡村入画来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垃圾围村、垃圾进田、垃圾上路、垃圾入河”,且长期依靠大自然降解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富而思洁、富而思美。为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桐城市确定黄甲、孔城、大关、新渡、双港五个镇作为今年的农村清洁工程试点镇。如今在试点镇,已看不到成堆垃圾,房前屋后看不到散落垃圾,田间地头看不到裸露垃圾,河塘水渠看不到漂浮垃圾。新农村处处洋溢着现代文明生活气息。
该市在通过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中,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卫生保洁制度,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的根本改善。垃圾中转站科学规划选址以方便垃圾收集、中转,不破坏群众居住环境为前提,项目实施牵头单位组织编制了三套设计方案,要求各实施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比较选择,突出以徽派建筑主要特色。同时坚持把抓好典型示范带动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高标准规划,明确专人负责,定期督导调度,突出试点工程的样板作用。
为确保生产安全和房屋质量安全,把清洁工程打造成人民满意的优质工程,该市在各个环节从严把关。在清洁工程的资金使用上,严格按“一书两图”确定的计划投资额,联合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成立督查组到各民生工程实施单位,进行督查。各镇、街道聘请了有资质的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现场指导和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市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组成工作组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和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通报,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采取“问题限时办结制”办法,快速解决存在问题。
去年,范岗镇作为该市唯一的省级农村清洁工程试点镇,镇党委、政府始终将此项工程列为群众的民生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集镇的管理工程和发展的环境工程认真抓好落实,集中全镇力量重点推进,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该镇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制定了《范岗镇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意见书》,明确了主要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将每周五定为“全民创建卫生活动日”,将镇区主次干道卫生创建实行路段长负责制,镇区主次干道的卫生督查工作分解落实到镇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身上,要求每天路段巡查不少于二次,并将巡查情况及时通报,形成了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加大对争做文明村民,建设文明卫生新农村的宣传,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与镇区居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等多种形式,大大提高了全民卫生保洁意识,农民以前许多不良生活习惯正在悄悄改变。这项工程的实施,使该集镇功能日趋完善,集镇品位明显提升,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城乡差距逐步得到缩小。
农村清洁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面貌,以前到新农村建设点是,走过一批“垃圾村”,看到一个示范村;现在是,走过一村又一村,个个都是清洁村。张植骏王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