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人最怕的是自然灾害,政策性农业保险给我们撑起了‘保护伞’”。桐城市新天地公司总经理姜斌深有感触地说。该公司去年505亩中稻被水淹,损失很大,但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获赔了7万元。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投保人支付少额保费、政府补贴大部分保费,被保险人因暴雨、洪水、内涝、雹灾、冻灾、旱灾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可获得赔偿。例如,水稻保费为每亩15元,其中农户自交保费3元,各级财政承担12元,保险金额为每亩300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政府补贴力度大、惠及人口多的特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利于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培育农民市场与风险意识,促进“三农”和农村金融的发展。
为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2009年以来,桐城市农险办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协调各相关部门和保险承办机构用情、用心、用力开展试点工作。广泛宣传政策。利用政府网站、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动员会等形式,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努力提高农民朋友的知晓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种植、养殖户参加保险,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愿意参保的农户做到应保尽保。
该市已在全市1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建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站”,在全市209个村(居)委会建立了协保员制度。桐城还全面引入“一线实”的工作机制,提高理赔工作效率,简化理赔程序。两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农业保险补贴资金2500万元(含能繁母猪180万元),全市累计参保农户30万户(次),承保农作物229万亩,承保能繁母猪近4万头,为全市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了近7亿元的风险保障。两年累计赔付资金2427万元,13万户(次)受灾农户从中受益。农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该市2011年共有10万余农户的86万亩秋季农作物参加了政策性保险,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愿保及保,切实为全市农民撑起了“保护伞”。
(通讯员 叶光明 孙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