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服务发展水平,桐城市从阵地建设、示范引领、保障体系建设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有力推动非公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桐城市狠抓载体强化阵地建设,以“五抓五送”试点为契机,多方筹集资金60余万元,把“五抓五送”活动由75家试点规模企业扩到全市已有党组织的289家非公企业,实现了活动全覆盖。深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加大从生产一线中发展党员力度,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该市先后分三批共选派383名优秀年轻干部为企业提供党建政策指导、智力服务,目前,共有276名管理、技术骨干发展为党员,143名党员培养成素质较高的党务工作者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92名企业负责人培育成党组织书记。
针对非公企业人员流动性大,流动党员数量多的情况,该市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安家工程”活动,使流动党员主动向党组织报到。活动中,一些“口袋”和“隐形”党员员工主动亮出身份,积极要求进步的员工也被团结到党组织周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在创先争优中,该市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帮助员工排忧解难,使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团结员工的和睦之家。据了解,该项活动开展以来,已帮助党员和职工解决实际问题2071个,捐赠帮扶关爱资金67余万元。
为优平台突出示范引领,桐城市在非公企业中设立“党员示范岗”,结合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不断强化示范点建设,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同时,在市内媒体开辟非公企业党建专栏,及时宣传各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有力带动和促进全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良性发展。该市一些非公企业的“每日晨课”讲评、“每周之星”评选等活动已向全市集中推广。各非公企业党组织还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开展“问计四方求发展”、“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等活动,收集整理各方意见建议达1万余条,采纳近3000条。该市一些非公企业还根据员工提供的家乡线索,建立了新的原材料供应基地,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为保障非公企业党建规范有序发展,该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月报告、季汇报、形势分析等各项制度,以充实的内容保障非公企业党建的日常性。同时,配专职人员办理日常事务,服务内容包括党务工作咨询、政策宣讲、专业知识培训、非公企业党建等,积极发挥党员服务中心作用。另外每季度召开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例会,交流各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情况,增进非公企业党组织之间了解沟通,推动非公企业党建的深入规范开展。(潘忠贤、潘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