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27岁的胡娜,2009年于西南林学院森林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本可留在城市工作,她却梦想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公开招聘和组织的考验,于2009年9月开始担任桐城市新渡镇香山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到任后,胡娜坚持吃住在村,足迹遍及香山,了解乡风民俗、村民生产生活情况。为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她学会运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村广播系统等相关的设施。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组织养殖业、农业、林业等支部的116名党员和一批有志于创业的村民,分批学习适用技术,有针对性开展技术培训,使一大批村民逐渐掌握致富本领。她还利用村里的广播站,开设一些科技讲座、健康导航、法律之窗等栏目,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八荣八耻、计划生育等有关内容,倡导新风尚,打造新文明,让休息中的农民听广播长知识,田间耕作的农民可以边听科技广播,边实践操作,从科技广播中学科技,用科技促增收。
香山村属丘陵地区,是个农林生产大村。胡娜深知:要想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必须将林业经济盘活起来。因此,白天她与林农一起探讨如何降低成本、提升林木效益等问题,晚上她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终于成立了"新香林木专业合作社",带动150户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种植各类苗木35000余株。胡娜还与村两委成员三上常州,邀请一退伍军人回乡创业,建成万亩桂花"景观园",全村1202户农户都以山场入了股,仅此每年每户平均股份分红2000元。同时,景观园每年安排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人均增收1000余元。胡娜又马不停蹄请来能人创办香山村文都生态基地,带动周边村民实施生态化种、养植,户均增收1000元。
香山村民居住分散、结构设施差,为节约集约土地,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胡娜与村两委积极争取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提高村民对该项目的认识,她走村串户宣传增减挂钩项目的相关政策及文件精神。并针对村民提出的具体问题,认真进行收集,及时给予解答。村民不论有什么困难,或有什么意见都会主动找她商议。这样香山村400余农户都自愿拆除自家房屋,5个居民安置点如期建设完工,村民已搬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安置点内居住。
胡娜扎根山村三年来,踏实工作,成果斐然。如今香山村人均收入已达万元,比三年前翻一番。今年1月胡娜被省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大学生村官标兵"称号,香山村也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孙传银 陈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