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萃,青草米香’,是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视察我们公司时的题词,既褒扬了青草香大米优良的品质,又对我们公司的发展寄予了浓浓深情和厚望。”安徽省青草香集团董事长叶国杰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成立于2001年的安徽省青草香米业集团是集订单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国有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其注册资本5098万元,拥有9个子公司和11个成员企业。
经过11年的发展,现在的青草香米业集团已经成为年产大米40余万吨、年销售收入13亿元的安徽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其生产的“青草香”大米也早已通过“安徽无公害农产品(6.59,-0.10,-1.49%)”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荣获了“全国放心米”和“安徽名牌农产品”称号。
借助改制打造“航母”
青草香米业集团所处的桐城市地处安徽省中部,其周边县、区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大县(市)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我们公司是由原来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制而来的,现在属于国有独资控股企业。”叶国杰介绍。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桐城市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生存发展面临挑战,当时的桐城市粮食局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前提,以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做大做强为目标,将城区难以为继的附营粮食企业实行全面改制,彻底推向市场。
国有粮食企业退城进郊政策使得安徽省桐城青草香米业集团成功组建,也使得其经营规模和核心竞争力有了质的提高,桐城市粮食局成功打造了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航母”。
2007年,青草香米业集团投资2300万元完成了粮食产业园区一期项目的建设,年产5万吨大米生产线、2.5万吨仓储物流设施、日处理稻谷250吨的粮食烘干中心和粮食检测中心等项目相继投入运营。
联手农户实现双赢
品牌是企业的名片,强势的品牌靠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桐城市粮食局和青草香米业集团领导班子非常清楚这一点。
“青草香集团公司从产品的源头开始,从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全程引入质量管理机制,健全各项质控措施,细化落实责任。”叶国杰表示。
近年来,他们以大米加工为核心产业,着力于“青草香”品牌的打造,目前已有12大系列20多个品种的产品,销往10多个省区市。
2009年,“青草香”产品更是实现了全年零投诉,产品合格率高达100%,并荣获安徽省质量管理奖和安徽省著名商标,“青草香”备受消费者青睐,品牌形象不断提升。
“粮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粮农,只有双赢的模式才能使粮农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叶国杰说。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原材料的供给,在这方面青草香始终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近年来,青草香米业集团与周边15万户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合同,建立了80多万亩优质稻谷生产基地。其中绿色食品稻谷生产基地20万亩,无公害稻谷生产基地3万亩,得天独厚的土质、水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孕育了“青草香”大米与众不同的优良品质。
另外在签订订单时,青草香米业集团还立足于信息引导,让粮农明白当年适宜种植的粮食品种,引导粮农调整种植结构,达到粮农增产增收、企业原材料充足的双赢目的。
叶国杰说:“未来我们将涉足杂粮和食品加工领域,争取把公司的产品从田间做到餐桌,实现全产业链的产品覆盖,让‘青草香’这个品牌飘香五湖四海,走进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 闫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