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清明至谷雨间,桐城市黄甲镇杨头村王忠平家是最忙的时候。他家有茶园30亩,今年茶叶采摘已进入尾声,已有18万元进了他口袋。同样的茶园面积在几年前,他家却只有7-8万元的茶叶收入,这一明显的变化是该市采取了提升茶叶品质,做大做强茶叶品牌的结果。
桐城茶叶主要生长于龙眠山400—800米山林间,茶区多为砂土和砂壤土,茶叶冲泡后因形似兰花,又有兰花香气,故名“桐城小花”。明清时就成为贡品,自古就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说,因为产量不高,基本在当地自产自销,一直都是“长在深山无人识”。
为做大茶产业,带动当地山区茶农致富,该市通过提升茶叶品质,打造“桐城小花”品牌,实现了茶产业的飞速发展。自2009—2011年连续三年,桐城市被授予“全国产茶重点县”,“桐城小花”也荣获“安徽省十大名茶”、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等称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茶叶一直以来都是山区农民主要的家庭收入,但因为茶树老杂化、加工都是靠纯手工炒制,茶形不规范、茶叶品质参差不齐。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该市积极推广无性系优良品种,良种率达70%以上,采取无公害栽培模式,茶地全部使用农家肥,严格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采摘加工时由当地茶叶龙头企业统一标准,采用机械加工,使茶叶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
为增加产品附加值,该市多渠道打响“桐城小花”品牌形象。每年该市用于茶产业发展资金140万余元,积极参加各类农展会、茶博会等茶叶品牌推广活动。在2009年北京徽茶品鉴会上,桐城小花与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一起入选国礼徽茶。
目前,该市现有茶园总面积4.1万亩,年产量达400吨,茶叶销售额达1.2亿元,山区9000余户茶农增收共计2亿余元。 张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