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庆日报:桐城人文兴市创新推动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图为华祥集团白兔湖动力公司曲轴生产线。 通讯员 何传伟 摄

  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4.64亿元,同比增长3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亿元,同比增长35.0%;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08亿元,增长15.9%;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5.21亿元,增长21.4%。一季度,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加速赶超跨越的态势。作为一个内生经济比较发达的县级市,桐城当前正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实施“工业立市、人文兴市、城乡统筹、创新推动”四大战略,力求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展望,实现总量位次上的一个提升。

  强化工业结构调整

  今年2月,华祥集团白兔湖动力公司投资4亿元的年产20万台柴油发动机整机组装生产线在桐城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预计将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可以说,在强化工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现有骨干企业的牵动效应,带动整体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方面,桐城迈出了关键一步。今年来,该市一方面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突出抓好机械制造、家纺服装、包装印刷等“老三篇”的提升工作,集中力量抓好“明星企业”和“十强”企业的新上技改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抓好以硅基新材料、环保节能、先进设备制造和生物食品为代表的“新四军”产业的快速推进工作。一季度桐城经济开发区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额达20.8亿元。同时,丹凤电子玻纤布、盛运环保机械、中建材光电玻璃、养和高科技医疗器械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势头看好,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文化产业“三态融合”

  桐城坚持把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城市历史遗存的形态、反映的文化神态和现代经营的业态“三态融合”,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整合、相得益彰。今年来,该市通过强化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品牌营销,围绕文化品牌,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形成有影响力、有牵动性的文化旅游项目。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嬉子湖生态旅游区等文化精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同时,该市出台了“扶优扶强活小”的激励政策,推进文化与城市,文化与旅游、包装印刷、工艺品制造等业态的融合,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培植文化龙头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该市文化产业已经涵盖了包装印刷、工艺美术、旅游休闲等多个领域,文化产业单位达3000余个,资产总计80余亿元,从业人员近5万人。

  深化城乡互动交融

  为顺应城市化建设大潮,今年来,桐城依托孔城镇区位优势,引领城区跨过高速公路向孔城方向发展,启动建设东部新城。抢抓双新经济开发区建设机遇,带动双港、新渡连片发展,打造南部新城。同时推进“以城区为中心、扩权强镇试点镇为骨干、其他建制镇为重点、省市级示范村为试点、其他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化体系建设。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4.8万亩,占农村土地面积的29.6%。标准化村级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兴建各类饮水安全工程41处,完工25处。全市城乡的互动交融进一步深化。

  开发开放平台优化

  不久前,桐城市成为了国家级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县,范岗镇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与此同时,桐城市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该市华祥集团成立。今年来,桐城牢固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理念,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推行“阳光行政”,以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障碍,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增创新的发展优势,全市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满意度稳步提高,开发开放平台不断优化。

  (记者许怡平通讯员张植骏)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