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外媒看桐

安庆日报:大爱妻子6年真情守护

2015-02-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能娶到这样的老婆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说起方安英,在桐城市黄甲镇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擦洗、消毒、喂食、量体温……面对植物人丈夫,她每天的忙碌繁杂又有条不紊。曾被医生断言只有两个月生命的丈夫,在她的悉心照顾下,眼睛奇迹般地会转动了。近日,记者走进方安英的家,了解这位普通山区妇女6年来的坚韧故事。

  厄运降临幸福之家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海拔500多米高的马寨村民组。方安英的家就在半山腰,远远望去,幽远而寂寥。

  “你们辛苦了,坐!坐!我来泡茶!”方安英热情的招呼我们。提到丈夫王思义,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思绪回到了6年前———

  方安英有一双乖巧听话的儿女,有一个勤劳肯干的丈夫,原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2005年7月23日,47岁的王思义开三轮车运货时被一辆客车追尾,顿时不省人事,经过抢救,命虽然保住了,却变成了植物人。

  “那时候家里盖房子借了2万元的外债。两个孩子看到父亲倒下了,不听劝,书也不读了。”方安英说,那年她40岁,儿子仅19岁。从丈夫出院那天起,方安英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看到他总比见不到好!”方安英说,丈夫是个好人,农闲时就开三轮车拉客,人家没钱他也不要。他倒下了,再苦再累也要让他过得舒适些,让子女早日成家立业。

  六年里她含辛茹苦

  “这么多年这个家有妈妈撑着,才没有倒下去。”为了不让长期卧床的丈夫生褥疮,方安英每天坚持给丈夫擦洗,每隔几小时就帮他翻身。为了节约开支,她还学会了自己换胃管,给丈夫理发。方安英的丈夫不会说不会动,吃饭要用注射器从胃管里注射进去,呼吸要靠喉管。胃管一个月换一次,喉管每天都要清洗消毒。植物人要少吃多餐,她就每天夜里起来给他喂食。植物人的体温控制很重要,为了防止因气温变化引起感冒,她借钱给房间装了一台空调。

  六年了,王思义的房间永远窗明几净,从没生过褥疮。尽管大小便失禁,但方安英从来没让他穿过一次湿衣,睡过一次湿床,就算是阴雨天也要洗净烘干,她说:“他不能说话但不是没有感觉,只要有我在,就要他每天都干干净净的。”

  走进王思义的房间,记者感觉不到一点异味。干净的面颊、整齐的头发,长期卧床的王思义看上去和平常人没有两样。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在妻子从照顾他的时候,他的眼睛也在跟着妻子转动。

  “开心也好,苦恼也好,都和他一同分享。”方安英指着丈夫旁边的另一张床说,为了唤醒丈夫她每天都在丈夫身边和他说话,这样的坚持在三年前终于有了结果。

  有一天她发现丈夫的眼睛会跟着她转了,那一刻,她的眼泪刹那间涌出来了……

  为了丈夫她从不出村

  习惯了早上5点起床,做饭、擦洗、消毒、喂食……方安英每天的生活忙碌繁杂又有条不紊。这些年来,周围人看到她这么辛苦,也劝她放弃,说这么多年了他也许不会醒了,趁早放弃也能早点解脱。但是她断然拒绝,说“他是我的丈夫,只要他有一口气,我就要永远伺候他!”

  “六年了,从没见她出过村。”同村的村民告诉记者,自从王思义出事做手术,再加上卧床六年,家里借了不少钱,可她还是依然选择了坚持。“家里茶叶地忙的时候就请人,一年总收到几个钱。”方安英说。

  如今,方安英的一双儿女也在她的操持下各自成家,儿子也有了孩子。对方安英来说,儿女成家,日子过好了也是她的幸福。这些年家里茶叶的收入也逐年增加,她计划着慢慢把债务还了,想着守着丈夫日子会越过越好。

  “这些年,有许多不知道名字的好心人在帮助我们!”方安英从床头柜里拿出了一张多年珍藏着的统计单据。桐城网“缘来缘去”100元;网民“沧海”100元;“情系一滴泪”100元;“昨日重现”500元……

  方安英说,2009年有人把她家里的状况发到了桐城网市民论坛,从那以后,就有很多不知名的好心人给她汇款,这份单据也是村干部帮助她统计的,“我们从心里感激他们”!

  “只要他还躺在那里,我们这个家就还是完整的,我相信有一天他会醒过来!”方安英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夫妻的真谛———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相互搀扶共度人生。

  每天悉心照顾着植物人丈夫,方安英始终坚信:“只要他还躺在那里,家就还是完整的,有一天他会醒过来!”王政摄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