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注册资本200万元的手工小作坊,发展到现在拥有净资产7000多万元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单一食品加工拓展到现在集种植、养殖、精深加工与销售为一体;从名不见经传到如今拥有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名牌产品。安徽友源食品公司在国家惠农政策指引下发生的巨变,是该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桐城市把建设农业产业集群、打造农业特色板块经济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振农业经济的主抓手,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010年,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达到55亿元,较十五末增长150%;利税总额达到2.8亿元;尽管出口面临不利形势,仍创汇8000万美元;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人均获得的收入达到2080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
近些年来该市以自身资源为基础,通过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粮油、畜牧、水产等三大主导产业和茶叶、棉茧、园林等三大特色产业,规划建设了如水禽羽绒、绿色食品、棉茧等加工产业集群。以鸿润、霞珍、金梦源、玉润等两个国家级、两个省级龙头企业带动的水禽养殖、羽绒及蛋制品加工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羽绒加工年出口超1亿美元,系列产值达到20多亿元,并形成了以该市大关镇为中心区域的水禽养殖带。以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业园区为依托的乐健、友源、青草香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农业订单,建立规模种植基地,进行粮食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已现雏形。以双龙丝绸、海锦棉业、振兴棉业等省、安庆市级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棉茧加工产业集群正在悄然兴起,拥有缫丝企业4家,21条全自动缫丝生产线,年加工茧2250吨,产白厂丝630吨,蚕丝被5万床;棉花、油料加工企业2家,年产油料万吨以上。除以上三个重点板块外,还有三元杂交猪产业、茶产业、花卉园林产业都有一定规模和基础。
农业产业化的升级和农业龙头企业迅猛发展,带领该市农业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目前,桐城市在不同产业上拥有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已达25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安庆市级龙头企业31家、桐城市级龙头企业118家;一大批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通过认证,其中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5个、有机食品14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37个、安徽省名牌农产品6个、安徽省名牌产品5个、安徽省著名商标9个、安庆市著名商标6个。农产品品牌数位于全省前列。2007年,该市31.6万亩水稻生产基地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2008年,坐落在桐城经济开发区的“桐城市绿色食品工业园”被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连续9年获“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市)”;2002年以来先后7次被安庆市授予发展农业产业化“一等奖”;在今年8月底召开的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再次荣获“发展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称号。(张植骏、赵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