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继顺利通过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市验收后,今年又被列入省知识产权示范市,成为全省3个知识产权示范市之一。知识产权日益催生出核心竞争力。据了解,该市目前已有10家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高科技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该市扎实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全面开通消费者投诉、侵权盗版举报、产品质量投诉举报、农业投诉举报电话,广泛吸引群众的参与。严厉查处、打击各类侵权行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同时,该市还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力度,两年来,培训企业近100家300人次,有效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意识。
出台政策激励知识产权创新
该市出台了专利奖励等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对发明专利每项奖励2000元,实用新型专利每项奖励1000元,外观设计专利每项奖励600元。同时,根据专利授权情况,评选专利工作先进单位,奖励1万元。近年来,全市共研发省高新技术产品15件,其中新研发的新型节能液力同步器、有布基阻燃橡胶地板、超低介电常数电子级无碱玻璃纤维布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领先。
引导重点企业管理保护知识产权
桐城引导机械制造、家纺服装等重点企业逐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该市一家集团被列入“安徽省首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企业”。某公司先后获得专利授权14项,其中一项被列入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共获得科技项目资金支持近500万元,并依靠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为上市企业。一家集团科技投入占公司销售收入的7.8%,开发的气缸套、铝活塞、曲轴等十大系列所有型号的产品,申请国家专利29项,产品远销越南、缅甸、印尼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通讯员 汪桂云 潘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