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坚持以防洪保安为重点,加快灌区和供水工程建设步伐,加强水土保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力争到2015年,基本解决南涝北旱问题。
提高防洪防汛水平。桐城市对大沙河、龙眠河城区段全面除险加固,对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险工险段部分除险加固,加固堤防共计82.6km、整治河道共计77.4km,对龙眠河城区堤防加固6Km、河道整治7.6Km,较大内河防洪防汛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大沙河防洪标准达1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同时,加强对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加固沿湖圩堤,更新改造排涝站,切实提高城乡防洪抗灾能力。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对龙眠河进行综合整治。对鲁王河、双龙河进行整治开发,计划综合整治农村河道44.1km。
加强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桐城市对全市24座小型水库全面除险加固。清淤扩容当家塘14360口,新建当家塘194口。建设鲁山水库,加强对牯牛背水库灌区和境主庙灌区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规划建设嬉子湖饮水水源工程。对丘陵地区当家塘全面扩容清淤。新建、扩建沿河、沿湖自流引水工程。加快改造引水工程,推进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新城区供水配套管网、二水厂新增原水输水管、南部新城原水输水管引水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8.2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加强水土保持。桐城市对全市25个固定排灌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对牯牛背及境主庙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全市五个镇(街)十二个项目,加大以水土流失严重且山势较陡的山区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加大血吸虫防治工程建设力度,实施水利血防工程,硬化渠道长度97.9km;堤防结合灭螺长度及河道治理结合灭螺长度共计77.95km。
(通讯员彭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