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军淮南十九日电】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二次会商会议此间在淮南市召开,合肥、淮南、六安、巢湖与桐城等五个城市市长共同签署协议,约定在经济圈区号统一、探索直购电试点、规划建设城际轻轨、引大别山优质水源等方面开展专题合作。按规划,至2020年将基本形成以合肥为核心的合肥经济圈各市间“1小时通勤圈”与“1小时生活圈”。
使用同一区号0551
据淮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诚介绍,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六安、巢湖、淮南与桐城,含26个县(市、区),区域面积达3.86万平方公里。根据今年3月发布《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合肥经济圈五市未来五年将使用同一区号0551,固话长途、移动电话长途漫游等通信资费将被取消。
构建“1小时通勤圈”
在轨道交通方面,合肥经济圈城市规划建设城际轻轨。据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天培透露,合肥经济圈首条轨道交通线路计划在2013年全面开工建设,安徽首条城际轻轨交通线合肥——淮南段预计在2015年建成通车。依照相关实施方案,至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肥为核心的合肥经济圈各市间“1小时通勤圈”和“1小时生活圈”。
此外,合肥经济圈城市将合力探索直购电试点。淮南市长曹勇表示,未来五年,合肥与淮南两市将在合淮工业走廊构建一个产业集中发展区,开展直购电试点工作。
淮南将选择顾桥煤圩石电厂、大唐田家庵电厂和大唐洛河电厂等三家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作为直购电的电源点。合肥经济圈五个城市各将选择两至三家用电大户,以完善供电网络体系、价格核算体系、电网公司输配服务体系这三大体系,形成直购电三大支撑体系。